账号:
密码:
火辣屋 > 穿越重生 > 汉道天下 > 第1319章
  “为何?”荀悦眼中露出希冀的光芒。
  “儒门或许有伪君子,但儒学却不是虚伪的学问。否则,天子何必坚守儒学?”周忠慢慢地说道:“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是孟子,而天子对孟子的学说却最为推崇。”
  “那又是为什么呢?”荀悦更纠结了。
  周忠探身过来,拍拍荀悦的手。“仲豫,尔先祖荀子曾云:终则而思,不如须臾之学。你终日苦思而不得,不如随我赴行在,当面向天子请教。”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术有专攻
  荀悦反复思考后,接受了周忠的邀请。
  不找到答案,他死不瞑目。
  第二天,周忠便赶赴秋汛工地。
  与韩遂见面之前,周忠先尝看了几个地点,以专业的眼光评判韩遂的防秋是流于形式,还是脚踏实地的保护一方。
  说实话,他一开始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韩遂很聪明,黄猗也很精明,但他们麾下的将士毕竟只是惯于厮杀的西凉人,不是水工。能有保境安民之心已经很难得了,要他们精于土工,这个要求的确有些高。
  应该还是表率的作用多一些。
  可是看了几个工地之后,周忠大为惊讶。
  他不仅没找出明显的不足,甚至觉得有很多巧思,比他之前在冀州搞的水利工程还要出色,显然出自高人之手。
  他一问,才知道主持秋汛的人虽是抚军大将军韩遂,但具体负责的却是都尉袁敏。
  一听袁敏这个名字,周忠就知道韩遂找对人了。
  这是一个真正的治水行家。
  他听司徒府的掾吏说过,张喜在任时,就曾想辟袁敏为吏,主持水利。奈何张喜东奔西走,一直没能付诸实施,最终还是错过了。
  如今袁敏还是得到了发挥长处的机会,张喜却背负着耻辱,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不过两三年时间,已经没人提起他了。
  一念及此,周忠不禁感慨世事无常,人心易变。
  想当年,张喜随朝廷西迁,也是忠心耿耿、临危不惧的老臣啊。他有大把的机会脱身,却一直不离不弃,没想到最后会是这个结果。
  居然还不如袁术这个悍鬼。
  ——
  周忠见到韩遂、黄猗的时候,他们正围在一起,听袁敏讲解今年的水情。一群人围在一旁,有三四十岁的壮年,也有二十出头的少年,都穿着短衫,戴着斗笠,脸色黝黑,一看就是经常风吹日晒的。
  其中有些人卷着裤腿,脚上还有没洗掉的泥污,像是刚从工地来的。
  见到周忠,韩遂起身,拍了拍手,朗声笑道:“诸位稍停一下,司空大人来了。这可是你们的直接上官,怠慢不得。”
  众人纷纷转身行礼。
  按照朝廷的制度,他们是双重管理。既要配合当地郡县的行动,又受司空府业务管理。将来想升官,大概率也是沿着司空府这条线。
  因此,司空府每年的考功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今司空大人亲自,他们岂敢怠慢。
  让他们意外的是司空来了这么大的事,之前居然没收到一点消息,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疏漏了,搞得他们换衣服的时间都没有。
  在众人尴尬,或者往人群后面躲,想掩饰自己脏兮兮的腿脚。
  只有袁敏无动于衷,行了礼,便静静地站在一旁。
  周忠与韩遂见礼,寒暄了几句,随即回到袁敏面前,看着画满了各种符号的地图,问起了治水的具体安排。
  袁敏一一作答。
  周忠不时问一两句,并要求围观的人回答。有人回答得很流利,有人则因紧张而有些结巴,但大多还是说出来了。
  周忠很满意,转身对韩遂说:“抚军大将军治水如治兵,调度有方,名不虚传。”
  韩遂哈哈一笑,连忙谦虚了几句。他向西南方面拱手,又指指面前的人群说道:“我只是一介武夫,保境安民是本份。至于这治水嘛,上承天子教诲,下蒙诸君尽力,我只是奉命行事,不值一提。”
  周忠见了,暗自感慨。
  他是真没想到,韩遂也有这么谦虚的一天。
  也不知道天子有了什么手段,硬生生将一个西凉武夫变成了儒将。
  聊了一阵,周忠才知道,旁边这些人都附近县乡的相关掾吏,负责的就是水利、土工、屯田等事务。每年秋汛,他们都会集中起来,充当各县乡防汛的主力。
  袁敏正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韩遂、黄猗反倒是为了迎接周忠,特地来现场听听的。
  韩遂没有直接说,但周忠猜想,这应该是黄猗的主意。
  据说当初狼骑出征,就经常聚在一起检讨前一段时间的战事,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一开始,黄猗只有听的份,再后来,黄猗就成了主导者,负责决定前进方向,作战方案。
  周忠本人在冀州协调各郡水土,准备挖掘运河的时候,也常常采取这样的办法。
  原因也很简单,他本人对水利并不精通,对冀州的地理、水文了解也有限,无法担负起总体协调的重任。只有与当地的掾吏进行深入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才能圆满完成天子交待给他的任务。
  交流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正因为有了在冀州挖掘运河的经历,此刻站在袁敏等人的面前,他才能提出相对专业的问题,还不是泛泛而谈,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