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火辣屋 > 穿越重生 > 汉道天下 > 第1174章
  杨彪眼神微闪,点头答应。
  他本想现在就谈,但荀彧这么说,显然是不想立刻就谈,他也不能勉强。
  说了几句闲话,特别是将自己与钟繇见面的经过转告荀彧兄弟之后,杨彪就与沮授一起告辞了。
  荀谌看着杨彪、沮授的背影,眉头微皱。
  “杨公怎么和冀州人走得这么近?这可不是好兆头。”
  荀彧一声叹息。“兄长,君子和而不同。虽说你我与他们有些分歧,但杨公的德行还是有目共睹的,你不必怀疑。至于沮公与,这是冀州人杰,田元皓当初劝他西行,可谓有先见之明。”
  荀谌吃了一惊。“田元皓劝他西行?”
  “你不知道?”荀彧诧异地说道。
  荀谌愣了片刻,幽幽地说道:“田元皓思虑之远,令人叹服。”他想了想,随即又道:“文若,你说,今天之局面,会不会也在田元皓的预料之中?”
  荀彧思索良久。“不好说,但眼下之局势,显然对冀州有利。天子亲自坐镇冀州,三五年之后,冀州必将为十三州之首。”
  荀谌冷笑一声:“文若,你这可是未战先怯啊。”
  荀彧一声叹息,转头看看荀谌。“兄长,你在长安待了那么久,还看不出端倪么?时至今日,你还相信纯任德政可以治国?这不过是天子的又一次围三阙一而已。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天子用兵高明,施政更高明,他将再一次不战而胜。而你们,只会比审配输得更惨。”
  他顿了顿,又道:“审配输掉的只是邺城,你们输掉的却是人心。”
  荀谌的嘴角抽了抽,半晌才道:“果真如此,我为田元皓,你为沮公与。五百年大变局之际,我颍川荀氏不能没有人为牺牲。”
  荀彧再次长叹。“你自己去吧,仲茂(荀闳)就不要跟着去了,让他先去长安,跟着文倩读几年书。”
  荀谌打量了荀彧片刻,微微一笑。“好。”
  ——
  过了两天,荀彧主动找到杨彪,讨论了新的人才选拔方案。
  综合左雄与黄琼当年的提议,他提出设立经学、工学、农学、商学、兵学诸科,并按照要求不同,区别考试的难度。
  县道的官吏要求最低,经学只要考《论语》《孝经》《孟子》一科即可,重点放在工农商兵诸科的实操。
  郡国的官吏则加强经学的要求,需通一经。原则上,郡国的官吏要从县道中选举,不能直接从考生中提拔。
  而公卿大臣则只能从郡国的官吏中选拔,没有地方郡国任职经验的,不得选为公卿。
  为此,他又建议正式取消州牧的设立,全面恢复刺史的监察职能,并加强郡国、县道的监察官员职能,由司空府直接负责。
  荀彧的建议很庞杂,几乎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远远超出了选举制度的范围,也超出了杨彪的职权范围。
  杨彪不得不将这个方案提交给刘协。
  刘协粗略的看完方案后,也大感意外。
  荀彧的表现有些激进。如果不是杨彪拿来的,他甚至不会相信这是荀彧的建议。
  仔细看完之后,刘协问杨彪的意见。
  杨彪笑道:“陛下,恕老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或许是荀文若知道势不可挡,索性顺势而为。”
  刘协也笑了。“何解?”
  杨彪嘴角的胡须颤了颤。“陛下以为,按照这个方案,有多少汝颍人会成考官?”
  刘协想了想,也反应过来了。“杨公的意思是说,太学诸堂都有汝颍子弟?”
  杨彪微微颌首。“汝颍多才俊,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以前以经学入仕时如此,将来以实学入仕时依然如此。三五年后,教化初见成效,情况或许会有所改观,现在汝颍依然是人才最多的地方。陛下欲兴太平,可以教化之,却不能排斥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奄有天下,当有包容天下之胸怀。”
  刘协瞥了杨彪一眼。“我对汝颍人有偏见吗?”
  “陛下心里有没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人觉得陛下有。”
  第九百五十九章 老臣出手
  刘协挠了挠头。
  他的确对汝颍人有警惕,特别是收复邺城之后。
  审配最后怂了,没拉着城里的汝颍人陪葬,随后汝颍人就凭借着雄厚的人脉纷纷入仕,他想阻止都来不及。要说心里没点想法,那肯定不是实情。
  但他自问还是很克制的,怎么就被人看出来了呢?
  这话从杨彪嘴里说出来,自然不是一句玩笑,更不能当作耳边风,不当回事。
  “杨公觉得这个建议如何?”
  “臣以为大体可行,不妨先在冀州推行。”
  刘协立刻听出杨彪的言外之意。“只是冀州?”
  冀州刚开始普及教育,可供选择的人并不多。刘协更在乎的其实是并州、凉州以及关中这些已经推广教育几年,积累了一些可用人才的地方。
  “冀州强制推行,其他州郡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施行。”杨彪耐心地劝说道:“冀州百废待业,未必有多少百姓愿意让子弟读书。有了这选官制度,他们更愿意接受朝廷教化。其他州郡见行之有效,必然跟进,不然则百姓生怨,过在太守、县令。若是朝廷强制推行,若有不便,则怨在朝廷。”
  刘协听懂了杨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