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火辣屋 > 穿越重生 >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 第1572章
  “没问题,熊猫同志,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周济民笑了笑,继续道:
  “你们也别激动,还得在我们绿洲新城这边慢慢形成规模,把技术给摸索清楚之后,再向全国铺开,不要急嘛……”
  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事情还得一步一步来,脚踏实地去完成任务才行。
  三人会议结束了,王焕初便火急火燎地离开了,顾海山也忙着开始组建气象局这些事情。
  而周济民则是回了一趟家,然后开着飞机前往京城。
  文津街,元宵节刚过没多久,周济民再次来到这里,领导们都有些奇怪,怎么最近来的这么频繁?
  随即,老林等几位领导跟周济民聊了一会儿,很快就召开了会议。
  想要在全国各地建立气象局,这一点倒是简单,然而,这必然会增加正府的负担。
  毕竟全国大概有一千六百多个县级或同等级单位,就算这些单位都只增加两名气象局成员,那全国来看,就需要三千两百多人。
  这些的工资,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了。
  更别说两个人肯定是不够的,最起码也需要三五个人才行,搞气象监测的专业人才、高射炮发射和维护人员、联络员等等。
  所以不管如何精简,最基本的配置,就不能少。
  关键是,上哪找这些优秀人才?
  毋庸置疑,高射炮这些,肯定是由部队这边来负责,可是其他专业人才,就没那么简单了。
  “领导,我是这么想的,今年七月份,我们绿洲新城需要更多的中考之后的考生来报名参加考试……”
  周济民提出了他的要求,那就是拔高考生数量和质量。
  因为他不仅仅需要气象、地震等方面的人才,更需要医学等方面的人才。
  所以十分迫切,也想着老林他们可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此时有位领导,却突然对周济民的通讯卫星比较感兴趣,提出了好几个问题。
  天气预报嘛,京城这边能不能提前安排上?
  “领导,快了,我们预计是上半年先发射三枚火箭,下半年三枚,到时候有了六颗卫星之后,通讯、气象等方面的功能就可以得到加持了……”
  原本的通讯卫星系统,只能做到个大概,很难在局部范围内有所成就。
  听完周济民的话,领导们接着又询问了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
  他都一一作答了。
  空间站的建立过程,遇到的问题太多了,但这样的情况下,能逐步建立起相应的机制,让国家受益,而不是胡乱花钱,这样才是最好的。
  技术嘛,研究出来之后,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那才是大遗憾。
  作为科研工作者,务实的作风才是正解。
  和领导们聊完之后,周济民离开了文津街。
  针对气象局这些机构的建立,领导们也需要时间消化,并且也再次旧话重提,那就是在新城这边建立试点。
  如果到时候可行性确定了,再推广全国。
  其实,在绿洲新城这边建立气象局试点,难度系数还是蛮大的。
  主要是这边的气候特点是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老干旱了,想要实现人工增雨的目的,难度很大。
  不过周济民还是答应了下来,毕竟现在的绿洲新城可不是以前的绿洲新城了。
  从六四年开始建立绿洲新城,到现在已经十年了。
  当初成立的时候,新城就已经大不同了,毕竟整座城市都是由周济民自己一人完全建立起来的。
  后续的扩张,也是由他出了很大力气。
  要不然,真指望农学院那些植物学家和学生们,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小城快速扩张的目的。
  十年过去的绿洲新城,气候特点也慢慢改变了很多。
  最起码现在的降雨量是增加了很多,而且降雨也基本上可以被存储起来,用于花花草草的浇灌。
  整个城市内和周边地区,森林植被覆盖率是非常高的。
  如此情况下,人工增雨的试点工作,也不是不行。
  当然了,新城附近的农业,其实大部分都不是靠天吃饭,而是运用了高科技。
  很多花花草草,菜园子、水稻等,基本上都是大棚种植。
  是的,新城附近也开始试验杂交水稻了,这是西北大学建立之后,开展的新方向。
  跟新城大学相比,后面才建立的西北大学,并没有什么优势。
  因此,想要发展,只能另寻出路。
  不管是什么专业都好,都需要创新,要不然恐怕很难得到市政方面的大力支持。
  且不说赶超新城大学,最起码不要被新城大学拉开太远的距离吧?
  而西北大学的农学院,就另辟蹊径,想要在杂交水稻、杂交西瓜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
  回到绿洲新城的周济民,再次召开了会议,这次他把新城大学、新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和新城科技大学这四所学校的领导层都喊了过来。
  剩下两所医学院,周济民并没有喊他们,到时候让顾海山发文通知一下就可以了。
  “可能大家已经猜到我请大家来开会的原因,很简单,接下来……”
  会议刚开始,周济民便直奔主题,根本没有寒暄或者闲聊其他。
  新城大学要开设的专业是最多的,剩下三所大学需要开设的专业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