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火辣屋 > 穿越重生 >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39节
  可惜即便是听懂了暗示的人,潜意识里也觉得,出海必然耗资甚巨,即便不是为享乐,那也节省不到哪儿去。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僵持住了。
  然而就在去年,又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来到了大炎。
  这一次对方未曾装载火炮,只说来此经商,便得了靠岸的应允。
  只是这船队规模,到底还是触动了永兴帝的神经。
  区区一蕞尔小国,便能在两年内两次出动如此规模的船队,大炎难道还不如番邦?
  永兴帝心中已经有了倾向。
  识趣的官员如文大人,早在会试放榜之后,便知此事已无转圜余地,老实跟着陛下的意思走。
  而对于那不识趣的官员,永兴帝如今眼瞧着有了应对之策,自然也懒得再同他们扯皮。
  于是便有了今日的局面。
  谢青云解释完之后,永兴帝便径直开口道。
  “穆卿先前所言,与谢卿不谋而合。然而朕曾闻谢卿言,此事他亦无法可解。”
  永兴帝顿了顿,方才继续道:“朕观穆卿殿试献策,似是可解?”
  穆空青从袖口取出自己早已备好的简易账册。
  先前穆空青看永兴帝出题,还以为永兴帝是看中海贸带来的利益,并没有想到中间还有这样一层关系在。
  不过哪怕穆空青是从贸易角度出发,而永兴帝更多的则是出于政/治角度的考量,但这二者最终的落点都在出海上,也算殊途同归。
  穆空青将自己早早准备好的账册献上,自个儿也没闲着。
  “内子的陪嫁中,便有一支主司东南海贸的商队。”
  穆空青以书面表格形式,列出了秦以宁手下那只商队几次出海的盈亏,将商队出海所获直观地展现在了永兴帝的眼前。
  都说物以稀为贵,秦以宁手下的商队还只是在东南一带活动,手上的东西远远及不上南海那些番邦商船,都能获得如此巨利。
  “若要出海,首要的便是海图。但商人重利,如今番邦之物能在大炎卖出天价谋得巨利,盖因其物皆出于对方之手。”
  “海图一旦流出,我朝商队必会出海,届时对方若再想以此牟利,自是千难万难。”
  永兴帝不清楚,穆空青却是有几分揣度的。
  如今有实力远渡重洋来到大炎的,一共也就那么几个国家。
  但大炎境内有实力出海的商人,可不止十个八个。
  若是大炎能从番邦手中拿到海图,那会发生什么,自然不用想也知道。
  这件事穆空青知道,那些常年与大炎商人打交道的番邦人岂会不知?
  海图不仅是他们吃饭的东西,更是他们的家族后代赖以生存的东西。
  就是死,也要先将海图沉进大海中,绝不能让大炎得到。
  永兴帝微微颔首。
  穆空青用余光观察了一下永兴帝的脸色。
  他接下来要说的东西,可就没有殿试答卷时那般用词委婉了。
  见永兴帝对商贾之事并不抵触,穆空青方才继续。
  “如今朝廷既有意出海,那这海图一事,自然便不止是商贾之事。”
  穆空青尽量将话说得好听些:“届时得了海图,也好以利驱使商贾,出海之事,自然也无需朝廷费心。”
  说白了,便是商人没办法从对方手中弄到海图,朝廷还能没办法吗?
  图一到手,还怕没人自掏腰包出海吗?
  出海的人多了,永兴帝想要什么消息没有?
  唯一的问题,便是印在世人脑海中的“士农工商”四个大字。
  哪怕穆空青说得再好听,也改变不了这件事情的本质。
  朝廷与商贾合作,倚靠商人探知海外消息。
  这对许多士族来说,简直堪称羞辱。
  朝堂百官未必想不到。
  只不过没人敢说罢了。
  就算是穆空青,在作策论时,那也是写得隐晦至极,外头批了八百层好听说辞的。
  其实若要穆空青明言,不如干脆由官方组织商队,大炎水师护航,所有收入归于国库,到时候想要什么消息没有?
  穆空青会直接将海贸获利明明白白地列出来,也只是存了先给永兴帝心里埋个引子的念头。
  这话他现在可不敢提。
  要朝廷出面行商贾之事,万一永兴帝的承受能力没有他想得那么好,那明年今日说不准就是他的忌日了。
  永兴帝做了四十多年帝王,对他来说,无论士农工商朝臣百姓,是贵是贱皆能由他决断。
  重农抑商之策不可更改,所以即便永兴帝心中认同穆空青所言,也必须要稳住朝廷的脸面。
  况且,这事若真要办下去,也不是永兴帝一句话就能畅通无阻的。
  无关紧要的人永兴帝当然懒得管他们。
  但负责办事儿的那几个,还是得想法子糊弄过去的。
  他将手中账册递给谢青云,淡淡道了一句:“爱卿甚有胆气。”
  若是旁人,此刻只怕已经被骇住了。
  但穆空青天生便少了对皇权的畏惧。
  他一切的小心谨慎,都源于对方手中的权势,而非是“皇帝”这个身份。
  因此,即便是现在,穆空青也能冷静地从永兴帝的反应中,判断出他并未真的动怒。
  穆空青只是惯例答道:“微臣惶恐。”
  谢青云看完了穆空青提供的账册,眸中更有异彩。
  谢青云先前能有那番推断,是因为他是跟着永兴帝,一步步看着番邦海贸之事冒出头来的。
  事实上谢家久居内陆,手上也无船队,这些具体的数据,谢青云还是头一次看到。
  只不过这头一次见,便更加坚定了他要促成此事的决心。
  底层的读书人闻铜臭而绕道。
  但能读到入仕的文人,没有人不知道银钱二字于国于民的重要性。
  谢青云合上那本薄薄的账册,站到了穆空青的身边,对着永兴帝拱手道:“此事,还望陛下定夺。”
  永兴帝的指节微微敲击桌面,又问道:“若是朝廷手中得有海图,便要直接赠予商贾不成?”
  穆空青一时还真被哽住了。
  若是要顾及脸面,那随便找几个信任的臣子去办就是了。
  这年头官员不可经商,但谁家夫人手上还没点儿嫁妆?
  悄没声地往商队手里一塞,朝廷自然就不必沾手此事。
  永兴帝当然不可能问这种废话。
  他问的,是朝廷费劲儿弄来海图,总不能就为了从那些商人口中知道些消息,旁的就什么都捞不着吧?
  穆空青实在没忍住,在心底暗道了一声人老成精。
  要是他没记错的话,在他没拿出这本账册之前,永兴帝还打算自掏腰包遣人出海呢。
  这回可好,不仅自个儿不用掏钱了,他还想着从人家手里再赚一笔。
  不过这事儿,穆空青心里还当真有些想法。
  朝廷再怎么摆明车马打压商贾,也不可能当真完全不沾商贾之事。
  前头是怎么经营盐铁的,不就是现成的例子吗?
  穆空青微微一笑:“禀陛下,盐商贩盐需有盐引,海商出海需有船引。不过南洋婆罗等地之物与远洋番邦之物价格相去甚远,船引的售价自然也不能等同。”
  穆空青点到即止。
  至于商人从何处得知这次的船引事关海图?
  人家自有人家的渠道。
  可不关朝廷什么事。
  出了御书房,谢青云拍拍穆空青的肩,笑得意味深长。
  “说来你我同门,我便腆颜称穆大人一句师弟。”
  “今日托师弟的福,日后怕还需师弟多多关照。”
  至于这福从何来,穆空青很快便知道了。
  当天下午,翰林院便迎来了天家圣旨。
  翰林院侍读谢青云,迁正五品户部郎中。
  翰林院修撰穆空青,兼任户部主事。
  这道旨意一出,最得人惊叹的并非连跳两级的谢青云,而是只得了个兼任的穆空青。
  谢青云在翰林院中已有六年,此时迁任也无大碍。
  而穆空青却是初入翰林院,任期尚未满三年。
  若是此时将穆空青调走,瞧着品级是升了,但实际上却是……于将来入阁不利。
  这穆空青刚一到任就被传召,众人只当是他献策有功,便是当真给他官升一级,成了那正六品的主事,旁人也无话可说。
  只是现在他偏偏没有升迁,只得了个不尴不尬的兼任。
  个中缘由细细想来,怎能不叫人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