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火辣屋 > 穿越重生 > 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 > 第236章 迎接圣驾(上)
  “嗯,等你父皇回来,母后自会帮衬你一些,这两日你也抽时间再熟悉熟悉。”
  “谢母后!”
  “好了,这次本就是你吃亏!母后不帮你帮谁!”
  李治一下子扑了母后怀中,紧紧搂着自己母后,长孙皇后自是轻轻抚着爱子长发。
  “好了,也不早了,回去休息了。”
  “母后,那治儿告退了!”
  李治走了以后,长孙皇后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立政门方向,从椅中站起,此时走了立政殿外,看着头顶圆月。
  陛下回来,是对治儿最大的一次考验,希望治儿这次能够顺顺利利通过这场考验吧!
  如果通过了,也证明这孩子的心性确实了得,毕竟他要面对的可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中的唐宗。
  当年自己面对李世民之时,都差些出了状况,而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时,已经三十五岁。
  治儿到底只有十五岁,十五岁的孩子,在他面前,真的是太容易露馅了。在后世,这还是一个需要父母照顾的年龄,一个在学校求学的年龄。
  长孙皇后扶着朱红柱子,看着天空满月,那里秋菊站了长孙皇后身后,长孙皇后看了看秋菊,走进了立政殿中。
  李治回了万春殿,今夜对于别的事情李治都放下了,至于临阵磨刀,此时对于李治也是至关重要。
  其实刚才母后说的一番话,李治已经从中得到了一些提示。
  母后说父皇注重治国抚民,意思就是遇到这种问题,尽量往抚民这方面考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一个大方向,这个方向不能错,细节可以不完美,那毕竟只是细节,可是方向都错了,就是大错特错。
  母后后面说考文章,万千文章之中抽一篇考教,可能是史记,可能是论语,也可能是诗经。
  其实母后特意强调就是这三本典籍,此时回了万春殿,李治倒是品出了母后这一番话之中又一层意思。
  论语是儒家圣典,而自汉代之后,华夏皇朝一般都尊儒术。
  诗经这个,在唐代,还有什么比诗歌更受唐人欢迎,父皇其实也不例外。
  至于史记,李治可是清楚记得魏征死后父皇说的那一席话。
  其中一句,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史变迁,王朝兴衰,熟读史书,在历史中学各个王朝兴衰之理,以便更好治理国家,不重蹈覆辙,这是父皇极为在意之事。
  看来这两日还需在这三本典籍下功夫,这倒是将万千文章的范围缩小很多。
  日落日升,第二日李治就一直在万春殿翻看这三本典籍,学习使人快乐,更何况是有目的的学习。
  第三日,在尚衣局学习制小衣的织工绣工已经学成,李治得了消息,只让春桃备车送她们回竹园。
  此时孰轻孰重,李治还是掂量的清楚的。
  要面对唐宗,这才是李治此时的头等大事,没任何事有这重要。
  而宫中,这几日可不仅仅李治为了唐宗回长安在做准备,别的皇子公主可都不曾闲着。
  宫中各位嫔妃也在准备,不看别的,这几日玉华宫中沐浴的嫔妃都比平日多了几倍。宫中用的胭脂水粉也比平时多了许多。
  尚衣局这几日也是份外忙碌,还有尚食局,已经精心准备陛下回到长安宴请的菜单。
  这些忙碌之人中,自是各位皇子最是努力,公主至少不用考教功课,嫔妃至少只需注重自己衣着体态。可是皇子们,那可是如同后世面临高考一般。
  李治这两日基本房中不出来,光是一篇报任安书看了就有七八遍。
  临阵磨刀,总归是不会错的。
  四月十五日晚,一月之中月亮已经是最圆之时,各宫已经得了消息,明日迎接陛下回宫。
  这一夜李治不敢晚睡,就怕第二日精神不太好。
  不过李治试了几次,就是睡不着,看来父皇回来,对自己压力还是太大。
  站在万春殿前,李治做了几个深呼吸,看着不远的梨树,闭目缓缓出了口气。
  “总归要面对的!”
  李治睁开双眼,回到了自己寝殿。
  黎明,今日无论到了哪里,各宫的嫔妃都在精心准备自己妆容,所用的衣饰自然都是新的,让侍女将发鬓细细打理,哪怕最微小的细节都尽力做到完美。
  李治自然不会例外,此时已经不知道心中第几次长出口气。
  那里冬梅已经站了万春殿前,李治看到冬梅,已经起身。
  此时走向立政殿,看到自己大哥二哥都在这里,李治走向二哥和大哥,站了二哥魏王李泰旁边。此时看了对面,几位公主也是一身新衣,精心打扮。
  长孙皇后走向自己的儿子女儿这里,几人自然恭敬向母后问安。
  “好了,不必多礼,一会就要去迎接你们父皇回来了!”
  长孙皇后话音落了,立政殿外早有小太监跑了进来,陛下车马马上就要到达长安城了。
  此时众人自然不再迟疑,李治紧紧跟着自己大哥二哥,外面车马准备,这是要出城迎接父皇圣驾。
  李治从没有过这种经历,以前最多也就电视上看过类似场景。
  此时自然紧紧跟着大哥二哥,他们做什么,说什么自己照做就不会错了。
  李治一路上自然是有样学样,等到了长安城外,已经看到乌压压一大片禁军和文武朝臣,此时见了皇后,自然纷纷见礼。
  李治认不出几人,来到大唐,朝臣李治也没怎么见过,见的最多也就自己皇兄皇姐皇妹这些。
  此时群臣礼毕,李治就随着大哥二哥走到早已到了这里的一大帮皇子这边。
  父皇总共十四位儿子,二子楚王李宽也是早夭,加上那两位早夭的弟弟,此时总共只有十一位皇子。
  今日这十一位倒是都到齐了,也算是难得,毕竟皇子成年之后,可不一定都在长安。
  就说蜀王李愔,生命中大半时间都在勇闯天涯的路上,此时人在长安,也是难得。
  三位嫡子,八位庶子,嫡子自然站了前方,毕竟这个时代嫡庶有别,而且是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