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火辣屋 > 灵异玄幻 > 永恒国度 > 永恒国度 第753节
  一篇文章同样是极为惊艳。
  文章代表的就是精气神。自然,是内心中所思所想。一旦违背自身本心,那写出的文章,将不会有精气神存在,自然,才气也不会显露,更加不会显现出冲天异象。扬名天下。
  所以,在这里,写出的文章,绝对是发自内心。
  不知不觉中,才气冲霄。
  眨眼间,竟然化为一轮明月,与天上大日争辉。那明月,似乎能照映人心,分辨善恶。
  “又有异象,这是明月横空。”
  黄承彦目睹,脸上露出笑容,快速说道。
  而不多时,各种异象纷纷呈现。
  如鼓瑟齐鸣,仙鹤东来等等,虽然不如繁花似锦,火树银花等等顶尖异象惊人,可展现出的气势,并没有逊色太多,能显现出异象,可想而知,他们所写出的文章,绝对也不是普通文章,而是得到贡院之中,诸子圣贤认可才能做到。
  不被诸子圣贤认可,才气连贡院都出不去。
  诸子圣贤并不是说他们真的存在,也不是说不存在,而是,万界融合,永恒大陆,可以说,一切从头再来,谁都不知道这些诸子圣贤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是诞生了还是没有诞生,是成为圣贤还是没有成为圣贤。这些谁都说不清楚。但毫无疑问,哪怕是这些诸子圣贤之前没有成为圣贤,有以前的遗泽,一样能够迅速崛起,再次证得圣贤之位。
  这些姑且不说。
  就贡院之中的这些圣贤雕像。只是凝聚着天下百姓,学子心中的一丝信仰,一种愿力,一种寄托,在供奉祭拜下,有了一丝神异之力,虽然没有意识,但却自有道理,只要写出的文章所蕴含的道理精神,与诸子圣贤所蕴含的精神,道理向认可。那就可以才气出贡院。
  异象耀九天。
  这是文坛盛世。
  轰隆隆!!
  就在此刻,随着大量异象出现,整个贡院内的圣贤雕像同时开始震动。
  只有足够多的好文章,才能让诸子圣贤雕像震动。
  如果此刻有人看到的话,就会发现,在贡院内,屹立着的圣贤雕像,纷纷开始发光,散发出的光芒,笼罩整个贡院。
  似乎能听到圣贤在朗读文章,发出警世名言。
  只看到,一尊尊圣贤雕像凭空出现在虚空中。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诸多圣贤雕像中,一道无形的话音凭空出现,仿佛不是圣贤所说,又仿佛是来自众生,来自天下百姓内心中的愿望念头,在这一刻,化为这一道圣贤之音。出现在玄黄城上空,并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朝着整个大易疆域之中疯狂的蔓延覆盖过去。
  出现在一座座仙城上空,出现在一片片荒野之中。
  虚空中,仿佛能看到,七个巨大的古篆凭空浮现。每一个古篆中,都传递出一种浓郁到无法形容的浩然正气。
  “什么东西,不,浩然正气。”
  在荒野中,封门村内,似乎有一道道目光出现,看向虚空,看到那充斥在天地间的巨大古篆,看着那古篆所散发出的炽热白光,就好像是七轮煌煌大日高高悬挂,普照天地。那种感觉,实在是太可怕,太强烈,笼罩着封门村的阴气,仿佛遇到太阳的雪花一般。发出可怕的‘嗤嗤’声。
  听起来,十分可怕。
  在这浩然正气面前,封门村内,无数惨叫声接连发出,在村口的石碑剧烈摇晃,竟然咔嚓一声,出现一道道狰狞的裂痕。
  村前的大槐树突然间遭受雷击,似乎有天火从天而降,将槐树点燃。
  “不,浩然正气,这是圣贤之音,圣贤发黎民之音。快,赶快躲起来。”
  在荒野中,大量妖魔鬼怪纷纷发出惨叫。
  一时间,宛如是鸡飞狗跳一样。
  一些弱小的鬼怪,不是当场遭受重创,就是被浩然正气瞬间化为飞灰。当场湮灭。这句话,似乎直接针对大易疆域内所有的妖魔鬼怪,但凡是邪祟,都逃不过这道圣贤之音的冲击。
  哪怕是不死,也要遭受到重创。
  那种画面,看到的触目惊心。
  让荒野之中,本来到处存在的阴邪之气,一下子就被清扫大半,端的是不可思议。
  天地为之一清。
  不过,这圣贤之音所覆盖的区域,只在大易之内,大易之外,是无法被影响。毕竟,这不是真正的圣贤之音。威力还远远没有那么强大。那么惊人。
  就算如此,却足以让天下妖魔遭受重创,短时间内,别想再肆意作怪。算是彻底镇压了一次。
  让大易获得更多的时间。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考生诸多异象,直接引动圣贤。发出圣贤之音。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一幕,哪怕是站立在王宫中的易天行,也露出一丝震惊与惊讶。怎么都没有想到,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意外,实在是太意外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绝对不是圣贤本身要吐出的话,而是为天下黎民所吐出的话。
  这句话,其实应该叫做‘子不语:怪力乱神。’才对。
  这与子不语怪力乱神完全就是两句话,也是两种含义。
  第983章 文科结束
  “怪力乱神”之“怪”,意谓责怪、疑惑、惟恐。《淮南子·说林训》:“知者不怪”。《注》曰:“怪,惑也。”
  而“怪力乱神”之“力”,指力气、力量、功夫,却不是“勇力”。这在《论语》中,亦非罕见。《宪问》:“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怪力乱神”中之“乱”,指扰乱、搅乱、迷惑,如《荀子·解蔽》:“酒乱其神也。”
  “怪力乱神”中的“神”,是指“神志”“精神”,并不是鬼神。《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淮南子·原道训》:“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应者何也?神失其守也。”都是把“神”解释为“精神”而非“鬼神”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孔子不说话了,惟恐用力分散影响集中精神。”
  但在后世,很多书生,乃至是百姓,都将这句话说成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将其含义变成是孔子说,在书生儒家眼中,没有什么怪异鬼神。不听,不动,不相信。变成了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在儒家眼中,鬼神是不存在的。
  这无疑是曲解。
  但无人为之做出解释。
  最终,在民间盛传,演变到现在。意思就完全变了。
  但此刻,以圣贤发出黎民之音。
  这一句话中,毫无疑问,代表的是天下黎民的意志,天下百姓希望子不语怪力乱神,那就镇压鬼神。镇压妖魔。横扫天下浊。当然,这天下指的是大易。
  在大易之外,并不能被影响到。
  这种来自整个大易的变化,自然瞒不过易天行,心中也不由暗自生出一丝震撼。
  没有想到会在这一刻,出现圣贤之音。镇压天下鬼神妖魔。这无疑,对大易而言,是一次莫大的助益。
  “好,好,好,有圣贤之音在,整个大易的妖魔短时间内,应该都会安分一段时间,而且,还有大批妖魔鬼怪在圣贤之音下飞灰湮灭。”
  易天行脸上露出一丝欣喜。
  文道的力量,归根结底,就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圣贤之音更是可以轻易的调动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就好像是顶尖的大儒,对着妖魔发出一声断喝,可以直接将妖魔吼死。这次的圣贤之音并不比大儒逊色,甚至覆盖范围更加巨大,几乎所有妖魔,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重创。
  这足以给大易腾出时间。
  每多一天,大易的实力都会变强一分。自然,此消彼长,那大易可以占据绝对的优势。
  “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样的人才。”
  易天行抬眼看向虚空,眼中也露出一抹浓浓的期待之色。
  就不知道这些到底是不是历史名人。
  虽然他并没有什么收集历史名人的癖好,在他看来,不管是不是历史名人,只要有才能,那就是他所需要的人才,天地间,不知道多少本来应该成为名人的人才在中途夭折。或者是没有得到足够强大的培养,最终,都没有成为真正的名人。默默无闻。若是在大易的各种资源培养下,展露出锋芒,那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在古时,很多强大战将,能在战场上杀进杀出,一来是天赋异禀,二来,就是资源,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出名的名将,往往出身都不会太差。张飞,杀猪的。天天吃肉,有肉骨头熬汤吃,自然,资源下,自身力量都远比普通老百姓要强大的多。
  其他名将,出身也都不差。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资质要有,资粮也不可缺少,才能造就出才子名将。
  “有意思,我倒要看看这些展露出惊世才气的到底都是谁。孔明应该也在其中。”
  蔡邕深吸一口气,眼中也露出强烈的期待。
  立即将目光朝着考房看去。
  心念一动,目光直接落在考房上的名牌上。
  “咦,苏轼。”
  落在第一个展现出异象的考房上,脸上露出惊讶之色。苏轼,这一位可是名人,在藏经阁中,就存有他的诗词典籍。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在大宋时期,堪称是文坛中的大佬。
  不过,那位历史上的名人苏轼,此刻却是一名青年。
  不知道究竟是他本来就是在这个年纪融入永恒大陆,还是汲取原先的记忆,身体却年轻。但不管如何,属于苏轼的东西,谁都夺不走。
  比如,苏轼的著名诗词,比如,水调歌头等等名诗词。哪怕是现在永恒大陆上,人族中知道的可谓是多不胜数。但没有人能抹去苏轼的名字。
  这本身就是属于苏轼的,属于他的才学,才气。
  哪怕是现在是青年,依旧能继承原先的遗产。也就是说,只要苏轼得到儒道传承,就可以快速的在儒道上,突飞猛进,原先的诗词文章,积累的才气,都会源源不断的融入到体内,变成自身的资粮,成为自身的底蕴。这就是万界融合后的神奇之处。
  也是历史名人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儒道,这种依靠才气,可以迅速突破晋升的修行道路,这无形中,就是一个bug,给予机会,就能迅速崛起,崛起速度,足以让人目瞪口呆。
  “这是我儒家真传种子。”
  蔡邕目睹,毫不犹豫的下了定论。这样的人要是还不能成为儒家中流砥柱,那简直就是没有天理。
  “包拯,原来是他,这可是一位断案如神的邢狱高手。没想到他做出的文章也能具有如此高度。”随即,又看向另外一座考房,在考房前的名牌赫然浮现出包拯两个字。
  包拯,不出意外,那就只有大宋那位顶尖的断案奇才。
  这是什么样的人,一旦进入大易,绝对可以让大易之中,民风一清,包青天之名,可不是开玩笑的。
  “方仲永。竟然是一个神童,才十二岁,就敢来参加科举,果然胆气不一般。还能有如此才气,看来,天赋极佳。若是修炼儒道,应该会有不错的成就。”
  蔡邕再次看向一间考房,那考房中进去的是一名十分年少的考生,只有十二岁,名为方仲永,但做出的文章,同样具有不俗的异象,可想而知。其天赋极佳。是读书种子。
  时间悄然流逝。
  不知不觉中,一天时间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