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火辣屋 > 耽美同人 > (美娱同人)非典型好莱坞生活 > (美娱同人)非典型好莱坞生活_分卷阅读_204
  “对港岛帅哥的重新认识倒是没有,对电影的兴趣很大。”玛格丽特笑笑说。
  梁先生刚出道的时候打的名号就是小姜的翻版,哦,现在是中姜了,虽然够帅,但无奈她不好这一口,也没觉得那双据称迷倒了万千少女的电眼到底有多迷人;刘先生的话,玛格丽特压根就没觉得他帅过!有古先生的《神雕侠侣》珠玉在前,她是无论如何也对这位被称为‘最帅的杨过’提不起什么兴趣来。至于电影里面的其他人,恕她直言,要么是已经过了自己的巅峰期,要么是还没有达到自己的巅峰期,有什么看头?
  倒是电影的本身很吸引她。佛曰,“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电影的立意很有意思,用哲学的壳子套黑帮电影的内核,跟《黑客帝国》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音乐的制作跟慢镜头的运用则是搞得整部作品跟爱情大片似的,还是那种欧洲版的史诗级爱情大片。
  看了这部电影再去看别的黑帮电影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是觉得别的电影索然无味,要么就是觉得这片子矫情的要命。中间派大概不会很多。
  玛格丽特虽然平时不管她那间小制片公司的事情,但作为一个老板,总要对自己的公司表示一下关心。虽然不是导演也不是制作人更不是影评人,但一部电影的好坏她还是能够看出来的。即使爱好方向不一样也不代表她就没有什么鉴赏能力,相反,玛格丽特的眼光很不错,这点从她买下了一堆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小说改编权就能看出来。
  到底混了这么多年的好莱坞,从小又是在商业跟艺术的环境中长大的,玛格丽特敏锐的发现了《无间道》这部典型的东方式浪漫黑帮电影完全可以改编成为一部美国的黑帮电影。
  互相卧底什么的,不仅仅是东方有,西方世界也不少。甚至这部电影的内核不仅仅能够改编成为黑帮电影,还能改编成为间谍电影,商战电影,能操作的地方多了去了。搞出来一个女版的《无间道》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光是一个纽约,就足以提供数十种职业来供这部电影的翻拍跟演绎。
  玛格丽特觉得诺曼会喜欢这部电影的,即使不喜欢她自己也要自掏腰包的搞出来一部,这种互相卧底互相刺探的剧情实在是太吸引人。没准儿她能搞出来一个双重卧底跟三重卧底?或者是把题材放到fbi跟cia以及黑手党?还是说应该放到大集团的商战中去呢?题材太多好纠结怎么办?
  一时之间玛格丽特开始放飞脑洞,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对电影感兴趣?”leslie惊讶。
  大多数女孩子看这部电影都是冲着里面的双男主去的,毕竟两个人在东亚地区确实很有号召力。黑帮剧情方面反而不是他们最关注的内容,而且这片子的暴力剧情要远远少于以往的典型黑帮片,反而更像是一部讲述人生意义的哲理电影,好多人爱好的就是这一口。但leslie很清楚玛格丽特说的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他跟玛格丽特认识的时间不短了,自认为对她的语言解读能力还是有的。这姑娘的意思大概是想要买下电影的改编权自己玩儿?
  “是啊,你知道我有家小电影公司的,有时候也会拍摄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电影。我想要买下《无间道》的改编权,拍出一个美国的版本,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你介不介意帮我介绍一下电影的制作公司?”玛格丽特笑眯眯的说。
  大方的承认了自己想要买下电影改编权的想法。如果有一个港岛的内部人士牵线的话,要比她自己直愣愣的撞过去方便的多。
  “……”leslie好无语。
  对黑帮片这么热衷的女孩儿还真是少见,即使他无比清楚玛格丽特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平时也很难把这张高冷的女王陛下壳子跟热爱暴力电影也热爱暴力本身的行为给联系起来。只能说那张面孔太具有欺骗性,没有深入了解过的人恐怕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喜欢在种满了玫瑰花的庭院中谈莫扎特的贵族少女。
  只看脸的这种行为真是害人不浅!
  “同意?还是不同意?难道你跟电影的制作方还有点儿什么不得不说的过去?”玛格丽特眨眨眼。
  这可不是她瞎猜。据说港片的鼎盛时期没被用枪指着脑袋拍电影的港岛演员只有一个而已,虽然传说什么的不太可信,但空穴不来风,那段时期的乱状大家都知道,谁知道leslie有没有跟制作这部电影的公司产生过什么矛盾?
  难为朋友这种事情不能做。如果leslie不方便的话或许她应该换个方向跟人选来试一试。
  你脑洞太大应该堵一堵了。leslie的眼中明明白白的写明了这几个字。看玛格丽特那小眼神就知道她肯定又想到了一些什么狗血淋头的事情,这姑娘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会喜欢放飞自我,没事儿瞎想。而且最重要的是她貌似还对港岛以前的历史一知半解,这种人的脑补往往才是最可怕的!
  第472章
  因为他们并不完全了解一件事, 但却又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一知半解的就总会自己脑补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搞出一堆令人目瞪口呆的东西出来。leslie对此感到很无奈, 只能跟这姑娘解释清楚他真的是跟《无间道》的制作公司没有什么‘私人恩怨’!
  尤其是‘私人恩怨’几个字,咬的特别重。真是的,他以前确实是跟一些制片方有那么点儿不愉快, 但却绝对不是制作《无间道》的这家公司,你这么搞我觉得很对不起林生啊。
  简直心太累!
  “知道了,知道了。绝对没有‘私人恩怨’。”玛格丽特也把几个字咬得很重,似乎是在表明自己绝对没有想歪的意思。
  至于心里面到底有没有真的没想歪那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不过leslie到底还是给玛格丽特当了一次中间人,为她介绍了电影的制片公司跟编剧。如果电影能够被好莱坞翻拍的话也是对港岛电影的一种推广, 这个牵线的工作无论是出于朋友的角度还是其他的角度leslie都做的心甘情愿。
  这种想法不仅仅是他独有的,也是电影的编剧跟制片公司的一种心理。如果电影真的被好莱坞翻拍, 那么对原版的电影也有影响, 庄闻强跟麦照晖也是这个意思。自己的作品能够被翻拍也是一种对编剧能力的肯定,两个人很乐意卖出这份改编权。
  双方在意向上面达成了一致之后就是价格上面的谈判问题。
  玛格丽特对这方面没有什么经验,她向来都是只开口不干活的类型。别说电影公司买版权了,连那家管着她所有财产的基金会买公司她也从来只是动动嘴而已, 要让她自己坐上谈判桌并且摆出一副专业架势那除非是在电影里面,现实中还是不要指望了。
  但玛格丽特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她很善于支使别人干活, 这次也不例外。在得知了《无间道》的版权还在对方手中之后她就直接给诺曼打了电话, 申请支援。而作为木火炬的现任ceo,诺曼手底下还是有那么几个谈判高手的,所以最终玛格丽特并没有为后续的事情多操了多少心, 把相关事项甩给了来接手的人员就不管了。剩下的事情还是专业人员来负责比较好。
  既然来了柏林电影节,当然还是电影为重,那么多的电影等着她去观看呢,没时间耗在这里。
  不过在悠闲的间隙,玛格丽特也接到了一些朋友们的问候电话,大家纷纷表示在报纸上面看到她出现在柏林电影节中比较惊讶。她到底是什么时候拍了这么一部片子顺便参加柏林电影节的?
  尤其是詹姆斯·卡梅隆,这位暴君阁下还一个劲儿的抱怨玛格丽特居然不声不响的就拍了这么一部电影,要不是凯瑟琳·毕格罗跟他说起,他都不知道!语气酸溜溜的。哦,对了,凯瑟琳·毕格罗是他前妻,一位在圣诞节能够跟他的其他几任前妻一起和平共处一室的彪悍女士,也是一位独立电影界的女性导演。
  至于暴君阁下到底在酸溜溜什么,那就要追溯到乔治·卢卡斯在一次拉票会上面的豪言壮语了。
  “我觉得这就像是另一部《钢琴家》,只是没有它那么冷峻跟绝望而已,另外,可能叙事的角度也不太一样……但在表达对战争的反思上面都有相同的地方,尤其是梅格的表演,我觉得她在这部电影里面的表现丝毫不逊于阿德里安·布劳迪……”
  对于自己的教女在演技上面的成就乔治丝毫不讳言,大大的夸奖了一番,虽然他现在压根就没看过这部电影,完全是满嘴的跑火车,但又没人知道,谁会在意那么多呢?
  而这对于詹姆斯·卡梅隆这个差一点儿就成为了玛格丽特的教父的闷骚老男人来说简直是在心窝上面捅刀子啊。
  同为技术达人,当年没挣过这个家伙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连差点儿成为自己教女的小梅格有新电影上了都不待通知他一声的,他觉得自己好委屈。乔治·卢卡斯都知道了她拍摄了一部二战时期的电影,他却不知道,小梅格也太偏心了!
  “呃……”对着话筒那边的詹姆斯·卡梅隆,玛格丽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你到现在还在大西洋的小岛上面蹲着鼓捣纪录片呢,我跟你说毛线啊?还有这幽怨的语气跟莫名的情绪怎么跟乔治那么像?该不是这家伙也到了更年期了吧?玛格丽特打了个冷颤,身边同时有两个更年期的老男人是什么体会?她想她现在完全有了发言权,还是顺毛捋吧。要不然这电话得打到她睡觉!
  好不容易把这个疑似更年期的老男人给打发了,玛格丽特觉得有点儿心累。人家妙龄少女身边都是围绕了一群年轻的帅哥们,就她身边全是老男人!帅哥倒是有,可是不是已经有主的就是个gay,突然之间,玛格丽特就觉得自己好凄凉,为什么就没有帅哥追求自己呢?
  完全忘记了她自己都明里暗里的拒绝了多少位追求者,也是造孽!
  #
  时间就在玛格丽特的吃吃喝喝中过去了,一眨眼的功夫似乎就到了闭幕式。
  红毯上面的星光熠熠似乎还在闪耀,颁奖典礼就已经快要结束。所以当皮埃尔·布特龙站在台上捧起最佳导演的银熊时他是相当的懵逼的。
  就这么得奖了?布特龙觉得怎么就这么不现实呢?似乎腿脚都在发飘,当阿托姆·伊戈扬念出他的名字的时候他好怀疑对方是不是搞错了人选。毕竟这位评审团主席是个加拿大人,德语什么的说的实在是不够好,最后还是坐在她身边的玛格丽特强行拉起了他,给了他一个拥抱又顺手把他往颁奖台的方向推了推。
  呃,考虑到就在刚刚这个漂亮的姑娘才把柏林影后的头衔摘到手,《沉静如海》再拿一个最佳导演奖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吧?皮埃尔·布特龙梦游一般的上台,用葡萄牙语讲了一堆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内容的话之后又梦游一样的下了台,坐在椅子上面继续梦游。
  多年夙愿一朝得偿所愿是种什么感觉?布特龙会告诉你好像走在席梦思的床上。
  他其实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居然真的会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面有所斩获,他还是相当有自知之明的。这么多年下来,布特龙很清楚自己的电影风格并不是很受那些电影节的青睐。他的作品大多是拍摄自己喜欢的故事而不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作品,真要说的话他的电影像故事片大过剧情片,着重刻画的也是感情而非是剧情,对人性挖掘方面虽然有,但是还不到被各个电影节青睐的地步。拍摄手法也是如此,很多人都认为他的镜头语言还不够成熟,即使是近年来在色彩跟色调上面的风格已经逐渐成型,但跟那些大师们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
  他可真没想到柏林电影节怎么就把这个奖项给了他了呢?
  “当柏林爱政治这个传言真的只是传言吗?”布莱恩嗤笑。
  “戛纳爱重口,柏林爱政治,威尼斯喜欢猎奇,虽然未必那么的准确,但是如果没有一点儿基础也不会有这种传言出现。”布莱恩喝了一口玛格丽特倒给他的咖啡说。
  玛格丽特一贯都是这么贴心,知道他来还会花时间给他磨咖啡豆,别人可没有这个待遇。他傲娇的想。
  “所以还是政治正确。”玛格丽特挑了挑眉。
  其实这片子当初被运作的电影公司送到柏林电影节参展她就知道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会拿到手个奖项的,只是没想到居然是分量这么重的奖项,这倒是挺出人意料之外的。因为从艺术表现力来说,还是有一些作品要超越了《沉静如海》的,比如说《死亡诗篇》、《改编剧本》、《时时刻刻》等电影作品。
  《沉静如海》这种又温吞又没有什么太多的高潮欺负的片子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玛格丽特当初也只以为能获得个外围的奖项就不错了。但是没想到居然捧回来了两座银熊。按照这个思路来看,如果不是今年的金熊奖得主是一部在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实景拍摄的反战电影的话,搞不好最终这只小胖熊也会落到《沉静如海》上面。
  看来投其所好这一点无论是在哪个国家的奖项都很重要。
  “非常的政治正确。”布莱恩点头。
  “实际上不但政治正确的不得了,还是难得的一部没有着重表现德国人不好的电影,内容主要是集中在某些德国人也很讨厌战争,在这场时代的悲哀中的身不由己。你知道那些德国人有多爱这部电影吗?恐怕这部电影在德国上映之后会创造出艺术电影一个难得的票房纪录。”他接着说。
  《天使艾米丽》在德国上映的时候德国的观众就很喜欢玛格丽特,尤其是这姑娘的长相非常符合他们的审美不说,连电影中的德语配音都是她自己配的。对于一个特别有民族自豪感的国家来说,外国人说他们的语言是一件让他们很骄傲的事情,情况参照法国。为什么那么多的法国人喜欢这个姑娘?真以为只是靠脸跟演技吗?还不是那一口流利的法语?欧洲人在这方面执拗的很。现在这部难得的温情电影《沉静如海》在德国肯定会受到更多的欢迎,所以说选对电影的题材跟会一门外语是多么的重要。
  布莱恩在心中腹诽着欧洲人的那股莫名其妙的骄傲,嘴上也没放过这帮人,一针见血的把柏林电影节高大上的地位给讽刺了一把。
  “而且现在的时间节点其实也很微妙,《钢琴家》在戛纳首映,收获了大批好评,现在还在冲击奥斯卡,那么柏林当然也不甘落后。相对于那些没有太大影响力的片子,他们自然也希望能够让自己电影节的影响力扩大一点儿。你前年在戛纳拿到最佳女演员之后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的媒体都对此大肆报道,称戛纳电影节正在跟国际接轨,变得更加宽容。看去年的戛纳电影节参展电影就知道,以往北美的电影可是很少去那边儿玩儿,大多数是在本土的多伦多电影节跟圣丹斯电影节以及一些其他的边缘电影节参展,拿到一些让人安心的奖项才会继续冲击奥斯卡。可是去年你再看看戛纳电影节上面北美的电影数量?”布莱恩撇了撇嘴。
  第473章
  “吉勒·雅各布对好莱坞释放了一个信号。欧洲, 尤其是法国,到底是现代电影的发源地, 在电影的发展上面也作出过很多推进, 甚至在世界电影艺术领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很多电影人还是很在乎戛纳电影节这个奖项的,柏林电影节也是这样。看看今年入围的好莱坞电影有多少,再看看往届的电影比例, 你难道不觉得开幕式红毯上面的好莱坞同行很多吗?”布莱恩反问。
  “确实很多,我还挺奇怪的呢。”玛格丽特点头。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是真的相当的热闹,如果从明星的数量上面来看,明显是超越了前年的那届戛纳电影节。虽然比不上金球跟奥斯卡,但跟其他的电影节比较起来那真是的星光闪耀了。
  “说穿了不值一提。只是受到了戛纳电影节的启发, 有样学样而已。这几年不但欧洲电影衰弱的厉害,连他们的电影节都跟着一起衰弱, 没有足够优秀的作品支撑, 电影节当然就没有什么底气。可是你也知道现在的电影趋势是什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哪来那么多的闲工夫去深入的思考电影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累了一天下班之后走进电影院不是为了听说教跟看导演的呓语的,当然是更加简明直白跟轻松的电影更占上风, 而好莱坞,这条优秀的工业流水线不就是干这个的吗?”布莱恩露出了一个讽刺的笑容。
  大家都知道好莱坞的电影没有什么内涵, 暑期档的商业大片就更不用说, 连剧情都是套路,换个名字跟模板就又是一部新鲜大片出炉。英雄,美女, 拯救的主题……从来都是那么几个旧瓶子,简单粗暴的都快要用烂了。但偏偏就是这种工业流水线上面下来的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横冲直撞,所向无敌,原因还能是为了什么?又不是每个观众都喜欢带脑子进电影院的,哪来那么多的力气去伤春悲秋?
  有些人总是看不明白现实,以为靠着他们自己的一己之力就能拯救一个国家的电影,对好莱坞那些丝毫没有‘艺术性’的影片不屑一顾。但时代的潮流永远都是向前进的而不是后退,快节奏是整个世界的趋势,只凭着几部电影就想要把这个节奏拖慢?做梦比较快!
  还不如学学吉勒·雅各布,用商业电影来吸引大众的目光,促成市场的繁荣,再用这些利益来反哺偏向艺术的电影作品,进行更多的推广,平衡这种一边倒的情况。至少布莱恩觉得戛纳不会因为只接纳艺术电影而导致自己连开电影节的钱都拿不出。说到底,艺术家没钱也会饿死的,艺术电影没有投资就连诞生的资格都没有,那些死抱着艺术不松手又找不到出路的人到底在固执个什么劲儿?
  “迪特·科斯里克是个聪明人。”玛格丽特眨眨眼睛,给出了一个结论。
  她说的就是柏林电影节的主席,这位从2001年就开始执掌柏林电影节的先生确实对现状看得很清楚。有些片子就是拍给有钱有闲又有时间跟精力去深入挖掘跟思考的人看的,大部分的民众们走进电影院其实就是图个放松,没那么多的追求,生活的压力已经够大的了,用不着再给自己的心情加点儿沉重的佐料。
  “是啊,聪明人,所以这届的柏林电影节才会这么热闹,希望以后也是这样吧。”布莱恩同样感慨。
  聪明人迪特科斯里克在被人议论的时候也在跟别人议论那些议论他的人。
  “我没想到本次的评审团在意见上面还挺一致的,都不用我去做这个干涉他们决定的‘黑手’。”他笑着跟自己的朋友们调侃着这届电影节的最终结果。
  “因为电影节的风格已经决定了结果,有什么可干涉的?”汤姆·提克威抽出了一张牌打了出去。
  “大概是因为这届的电影节好莱坞的电影确实是多了一些吧?”弗洛里安·多纳斯马也打出了一张牌。
  “以往的电影节在最佳男女演员上面都有很多争执,但是今年这些人居然全票通过了玛格丽特·简。这可是少有的事情。”迪特科斯里克看了看桌子上面的一堆扑克牌,甩了一对牌出去。
  “那是因为确实没有什么可值得争议的。《时时刻刻》中的那几个大热门是不错,但也不能真的说梅丽尔·斯特里普就真的比玛格丽特·简更好了。她的表演太机械化了,也模式化跟定式,缺乏惊喜,也缺乏激情。比起她的这种毫无波澜的表现方式,我觉得那个年轻的姑娘在这方面强多了,不愧是被称为‘情感表现大师’,她在感情的表达上面足以让很多经验丰富的优秀演员甘拜下风。”汤姆思考了半天打出一张牌之后说。
  作为一个在艺术上面相当有追求的导演,汤姆·提克威对演员的要求也很高。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表演虽然被奥斯卡捧得很高,可是提克威对这位女演员并不感冒。或许早年的斯特里普还算是有灵性,但后来的千篇一律早就让她身上所有让人悸动的那些东西消耗光了。对他来说就是现在的斯特里普每一部电影都是在演她自己,只是口音变得不一样了而已,乏味而又无聊。相对比较起来玛格丽特·简的这种每次都给人带来不同惊喜的天马行空式的表演方法更让他喜欢。
  “最重要的是她真的很能带人入戏,托马斯以前的作品表现可没有这么好,而且也没见过他跟哪个女演员的火花这么强烈。看着他俩我就觉得像是看到了原著小说中的人物走了出来,即使是有些偏差,但确实是让人不自觉的跟着电影的节奏走。光是这一点我就觉得她这个最佳女演员拿的当之无愧!”他接着说。
  并不是每部电影中的男女主角的搭配都是这么完美的,也不是每部温吞的电影都能让人这么耐着性子看下去。《沉静如海》这部电影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即使是这么无聊又沉重的一个题材你都能不知不觉的看完,而丝毫不觉得烦闷跟压抑。这点纵然跟导演有很大的关系,但跟演员的表现也是完全分不开的,玛格丽特·简跟托马斯·儒内特之间的那种淡淡的牵绊足以让人痛心了。
  一个好的题材没有好的演员的话那也是白搭,好多烂片不就是这么出来的吗?
  “确实如此。”迪克点头表示赞同。
  “这个女演员一点儿都不像是来自好莱坞,反而更像是欧洲的演员,她的身上没有那种被同化的质感,反而有种非常灵活的色彩。尤其是在细节问题上面处理的相当的好。”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女演员。
  美丽而又优雅,演技也好,看她的电影简直是一种享受,想了想又笑了起来。
  “其实早在七年前她就应该拿到这个奖项了,可惜的是当时她并没有这么大的名气,也没有亲自来到柏林,所以当时的最佳女演员的奖杯给了别人。”迪克说起了一个笑话。
  当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让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成为了柏林影帝,但是却没有让玛格丽特·简成为柏林影后,现在想想是挺可惜的。而且也让那一年的柏林电影节有点儿尴尬,拿了影帝的人在奥斯卡上面毫无斩获,没拿影后的人创造了奥斯卡的历史。虽然欧洲电影节不见得就在意奥斯卡了,但多多少少的都有点儿别扭的心理。恐怕当时的电影节主席跟评审团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局吧?
  “所以说有时候奥斯卡有些方面还是不错的。至少如果一个演员即使没有到场也能拿到一座小金人。”一直没有说话的罗兰·艾默里奇插了一句。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潜规则就是不到场就不给奖,即使是全程缺席,你也得在领奖的时候露个面,要不然大家多没面子?倒是一向高贵冷艳的奥斯卡给了好几次没有到场的演员小金人,也是挺让人觉得略微妙。
  “但是你也得承认,那些没有到场也依然拿到了小金人的人士都是美国人,外国人应该是没有这种待遇吧?”迈克尔不觉得奥斯卡对本国人以外的人士很友善。
  欧洲的几个电影节本来现在就处于弱势,要是再把奖项给了不来领奖的好莱坞人士那可就太难看了,这跟跪舔有什么区别?
  “奥斯卡是美国的奥斯卡,这很正常。”多纳斯马耸耸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