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火辣屋 > 耽美同人 > 盛世国师 > 盛世国师_分卷阅读_130
  宿谊回到家之后, 问了一下管家京中的形式。
  走了一年多, 京中不说翻天覆地,变化肯定是比较大的。
  进士开科一年后,终于稍稍显示出其影响力。第二等进士还在朝中实习,第三等的地方官已经在地方站稳了脚步。世家们开始没觉得什么,这些人虽然做官,但都是从低级别做起。昱朝地域较广, 世族也只会盯着自家祖地, 或者是较为富裕的地方。而且即使这些地方的地方官不是自家人,只要自家人还在朝中当大官, 也没什么大碍。
  他们本也没打算割据自立。
  于是比起留在京中的那几位进士稍稍让世家警惕了一些,外放的进士都没有引起多大关注。
  前线又在打仗,宿天师还被行刺, 朝中形势一度紧张,世家也分不出心去关心几个外放的地方官。于是在尘埃落定的时候, 世家发现皇帝将这些进士安插到富裕、关键的地方为官, 觉得有些不妥, 但已经无可奈何。
  第一届进士的确都是人中龙凤,即使是考上的是第三等,但处事能力都是杠杠的。基本上外放的进士都作出了不错的政绩。他们又是坚决拥护皇帝,对皇帝的政策实施的十分彻底。这让新的作物的推广, 在这些人的领地中十分迅速。而推广新作物而已,当地豪族虽然想从中牟利,但遇上一个非要推广的, 他们也无所谓。反正其实也不是必须和中央唱反调,不过是觉得自家粮食够吃,就懒得改变,外加想通过粮种坑点钱而已。
  除了粮食之外,皇帝还推行了许多新政策,比如关键的减税政策。
  这些政策在世家控制的地方官手中,是不会被实行的。而多收的税赋,进入谁的口袋,就不得而知了。
  但地方官换了,这些手段就不奏效了。除非侵吞赋税的是朝中的那几个大世家,不然这些进士是不会买账的。
  然而朝中的几个大世家虽然有一千种方式敛财,却不会用这种会落下明显把柄的方法。皇帝现在只是被其他事绊住了手脚,懒得查。待皇帝想查的话,多收税赋这种事,根本无法掩饰。到时候皇帝想抓谁,一逮一个准。
  说白了,皇帝就是养肥了这些肥羊,等待时机成熟宰了加餐而已。
  能将主意打到赋税上的,大部分都是地方豪族,或是有特殊企图的人。
  这些人官官相护,若不上报也就罢了。地方官网络上安插了“钉子”,那“钉子”所在的地方还是最关键的地方,就让他们不得不收手了。
  即使那些“钉子”并无什么背景,耐不住他们都是中央直接下来的,而且还有一个顾大人在外面跑远了还没回京。
  顾敖出去禁毒宣传的时候,挂着一御史的头衔。他可以直接监督地方官,并且直接向中央递折子,直达圣听。
  这些地方官出来的时候,都被教导过了,有事可以直接给京中上折子,如果怕被拦住的话,就给顾大人悄悄递折子吧。
  顾大人是个好官,他知道怎么做。
  这群进士们可不像是依附世家的那些被“举荐”的地方官。那些被举荐的地方官基本上是仕途到头了,他们就念着好好服务当地豪族,好让自己长久的在这个位置待下去。而进士们所任职的地方官,现在的位置只是起点,三年之后,留在中央的那群进士实习结束,他们这群人则也要迎来考核。不说进中央,这些远了些,但可以升官啊。
  谁拦了他们的政绩,等于阻了他们仕途。现在地方豪族还没勾连那些进士的意向,都把进士们当做“异物”排斥。这些进士从地方豪族上得不到好处,而打击他们能获得好处,谁都知道怎么做。
  敢在第一次进士开科就一路考上来的人,本身都具有野心和赌性。
  于是地方上这一年很有些意思,经过一年,新的作物成熟了,粮仓堆满了,棉花做成的衣物也穿在百姓身上了,各地百姓们吃饱穿暖,连税赋也减免了,十分高兴,纷纷要上万民伞。
  进士们见多识广,胆子贼大,这些手段玩得很溜。
  地方一闹腾,中央也不稳了。虽然中央的世家不会特意去从赋税上抠钱,但不代表这些地方豪族不会以各种名目上供,以求得庇佑。
  于是这些世家就想折腾一下那些不听话的地方官,但顾敖的折子一上来,将那些地方的赋税收取情况一一列举,这些世家不得不改变口风,说这些地方官做得好了。
  私自收取赋税,说轻一点是贪,说重一点,就是有自立之心了。
  而且世家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在国家复苏关键关头拖后腿的世家,也有一腔热血想要让国家更强盛的世家。以王家和慕家为首的这一派世家便是如此,慕晏如今得了这么大的战功,隐隐有成为世家领头羊的趋势。
  其他世家,虽说在朝中都有比慕晏如今更高的官职,但论功劳和前景,谁也比不过慕晏。慕晏成为朝中第一人,已经是可以预见的状况。
  何况慕晏还有宿谊这个天师好友当神级辅助。
  “所以说,河清在前线打仗,有人在后面拖后腿?”宿谊冷笑,“陛下减了这么多年的税,还有人加好几倍收?照他们这种收法,若不是有进士在地方为官,阻了他们的贪婪,河清若陷在高句丽,恐怕后方起火吧。”
  宿谊即使不懂什么军事,也知道此次攻打高句丽如此顺利,实属侥幸。若按照正常状况,即使奇袭成功,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打下高句丽全境,且让其毫无还手之力。
  慕晏在高句丽战场上花的这么多时间,基本上不是打仗的时间,而是留在那里,整治治安,重建秩序,为昱朝接管此地做准备。
  若是攻打就花了大半年时间,那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可想象。
  这时候昱朝那些被收取重赋的百姓若被人挑拨,地方生了乱,皇帝陛下就该焦头烂额了。
  宿谊不介意用最大的恶意揣度那些多收赋税的人,除了贪婪之外,谁知道那些人有没有如此想法?
  作为藩王,居然会私通外国,还有什么他们干不出来的?
  当年,他们竞争不过自家皇帝老爹,就将主意打到他和他弟弟身上,就知道这些人有多么无耻,道德底线有多么低了。
  即使是在古代,两方争夺去算计对方稚龄孩子,也是一件十分令人不齿的事。两军敌对还会归还家属,他和那些叔伯还是一个阵营的。
  管家应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因此连朝中一些隐秘事也信手拈来,让宿谊较为全面的了解了如今朝中状况。
  总的来说,虽然有乱子,但因为皇帝陛下应对得当,慕晏又飞快的结束了高句丽的战斗,且耗费不多,所以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而慕晏这边的战果,是决定性因素。
  藩王和世家都看着高句丽的战场,皇帝此举实属赌博。若是慕晏败了或是耗费太多,那皇帝好不容易集聚的君权又得分散减弱。
  宿谊摸摸脑袋,他总算明白了,这群人怎么宁愿暴露自己,都要不断派杀手刺杀他。
  虽然他是一个谦虚的人,慕晏这边取得的战果,他也觉得,自己可能起了不小作用。那作用虽然是侥幸,是莫名其妙如同天助,但没有自己横插一杠子,的确没那么容易。
  “不过现在我已经回京城了,就让那些刺杀的人继续在外面晃悠吧,最好能被一网打尽。”宿谊笑呵呵道。
  .................................
  朝中局势虽然十分紧张,几方势力都在最后角力。
  但这和宿谊已经没关系了。即使这角力的原因和过程都和他有关系。
  宿谊终于又回到了他在京城是美好的宅男日子。京中的实验室虽搬迁了大部分去青州,但太子又让工匠们将宿谊留在京中已经空下来的实验室重新添置了一番装备。
  宿谊的那些实验器材都是让宫中工匠打造的,虽然他们不懂原理,但复制一个却也容易。所以宿谊回来的时候,他的实验室和离开时没多大差别。
  于是宿谊每日就琢磨着吃吃喝喝,再折腾点有的没有,不知道干啥的实验。秋老虎虽然猛烈,但宿谊有自凉亭,还有用不完的冰块。这小日子啊,别提多舒畅了。
  比起宿谊的舒畅,朝中无论哪个派系的大臣,最近都有些急得上火。处于优势地位的想要扩大优势,甚至能一劳永逸;处于劣势地位的不说反败为胜,好歹能保全自身。这朝中景象,简直是整个昱朝官场的缩影。
  作为导火索、重要影响因素的宿天师,却日日脑袋放空,舒坦的如同一只废猫,若被这些人知道,定会更加上火。
  皇帝陛下就挺上火的。若不是他还要接着宿天师“失踪”布置一些事,不能出宫让人发现宿谊已经回来,皇帝陛下定会捉着宿谊暴揍一顿,以缓解心中不平衡。
  好吧,暴揍不可能,皇帝陛下不舍得,但是敲他几下,踹他两脚,还是可以的。
  宿谊天天翘着脚看戏,终于让他看到了“自己”出场。
  前线发来急报,宿天师在回京途中突然重病,昏睡不醒,此时又遭遇刺客刺杀,两方争斗,死伤惨烈,宿天师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皇帝陛下震怒,太子殿下亲自率兵出京寻找,慕晏将高句丽后续之事交给副将,自己提前回京。
  天下百姓跪地嚎哭,乞求天师安康。
  吃瓜群众宿谊坐在自家宅子中,听着连围墙都挡不住的百姓的祈祷声和哭泣声,感觉压力巨大。
  “就不能劝他们离开吗?”宿谊听着门外声音,感觉冷意不断往外冒。
  虽然被百姓如此敬爱,他重病后遇刺,下落不明的消息被有心人传开之后,百姓们便自发的来到他京中的宅院围墙边,点香祈祷。让他京中的宅子周围烟雾一片,如同香火最旺盛的庙宇。
  宿谊在刚出名的时候,京中百姓就曾来他门前叩拜,后被慕晏劝走,皇帝也下了圣旨,不让别人打扰宿谊的安宁。只是这次宿谊遇袭的消息传出,百姓反映太大,即使是皇帝,也不敢轻易下旨,让百姓忍着。
  何况若是宿谊真的已经下落不明,皇帝若下这圣旨,不符合常理。
  于是皇帝颇为幸灾乐祸的让人传话,让宿谊忍着,香火味也挺好闻的。
  宿谊忍不住偷偷竖起中指,即使这是他爹,他也想打人。
  宿谊倒想往隔壁慕晏府上一躲,只是他家被太子打造的铁桶一番,慕晏家中因主人离开,却不是如此。
  在宿谊和慕晏都离京之后,两边相连的大门便重新封上,并不往来。宿谊回来的消息,隔壁也不知道。
  宿谊每日看着宅子上空缥缈的烟雾,心里郁卒。
  其实烟雾还是蛮好看的,但是味道实在是太呛了。淡淡的檀香味也就罢了,但老百姓现在燃烧的香质量当然不比现代,味道很冲不说,且日日燃香,就算再好的香也会呛到。
  虽然他宅子还算大,但四面围墙被全城百姓围着不间断燃香,也只能全部被笼罩在烟雾中。
  也幸亏宿谊住在自凉亭中,有水幕过滤,味道还算好闻些。
  只是明明人还活着,被人当成死了一样天天哭着烧香,宿谊觉得心里有些发苦。
  听闻活人被当死人祭拜会折损运势,这全程的老百姓日日哭,他运势掉到负数了吧?总觉得有走路都会平地摔的预感。
  宿谊在烦恼的时候,京中其他人自然比他更烦恼。
  比起想让宿谊死的人,敬佩宿谊,希望宿谊无病无灾的活下去的大臣更多。他们都知道宿谊为昱朝带来了什么,此次宿谊插手高句丽之事,他们早就料到,宿谊必有一灾。慕晏和皇帝陛下应也是预料到此事,才会在战局稳定就让宿谊立刻回京。
  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宿谊在途中便重病昏迷,且又遇上刺杀。这样一看,仿佛是上天安排好的给宿谊的劫数。听逃出来的人回报,他们本不会如此狼狈,只是正在路上,本来好端端的宿天师突然昏迷不醒,让护送队伍陷入混乱之中。而埋伏之人正在山林之中候着,见队伍突然停下,陷入混乱之时便从掩藏处杀出。
  若宿谊还醒着,即使被人埋伏,宿谊自己会躲闪,可以在别人保护下骑马逃出;若宿谊是在路过城镇时昏迷,护送之人也有足够时间安排一切。
  若只是这样便也罢了,护送宿谊之人都是精锐,又身携比截杀之人更精良的武器,宿谊所在马车也经过改装,战局本已经向着宿谊这边倾斜。即使死伤惨重,但那些人也无法靠近宿谊马车,哪怕仅余一人,也能带着宿谊离开,来到附近城镇,表明身份,请求救援。
  只要宿谊一行人表明身份,地方官无论是哪一派的,都得战战兢兢的保护宿谊的安全。
  可战斗发生之时正下了几日雨,山体夹杂这滚滚洪流朝着道路冲下,瞬间吞没一切。
  事后,当人们终于重新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发现了已经面目全非的两方交战的尸体和毁掉的马车,却并未见到马车中有其他尸体。
  宿天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些都凑在了一起,说是巧合都让人难以置信。
  正因为难以置信,才更让人相信。
  宿天师亲自上阵,折损高句丽运势,天道必定不容,此次劫数,必定是九死一生。所谓重病,所谓截杀,不过是上天借苍生之手,降下劫难。
  所谓天罚,亦是人劫。
  “宿天师曾言,遇大劫,天发杀机,地发杀机,人发杀机。”司马鹄沉声道,“天发杀机,重病昏迷;地发杀机,山崩水出;人发杀机,入伏遭劫。”
  王博源道:“天师不是鲁莽之人,高句丽犯不着天师以身涉险。”
  众人沉默。这也是他们疑惑的地方。以宿谊平日举止,他对天道惩罚机制了解很清楚,似乎有信心如何避过劫难。事实上宿谊遭遇劫难不少,但每次都是逢凶化吉。因此这次劫难,说宿谊没有预料到,众人难以相信。
  何况高句丽之事,在他们看来,确实不算重要,不需要宿谊冒这么大的险。别说慕晏军队从海上绕行已经抢占先机,辽东军队也偷偷回来和慕晏两方夹击,昱朝胜利局面本就更大。即使慕晏失败,高句丽攻不下来,昱朝也不会伤筋动骨。
  以宿谊平日行事,若非华夏生死存亡关头,他不应冒身陨之险才是。
  “当日之事只是被人推测,我们也不知当日究竟是何情况,天师是否涉险,也不过推测。”谢淳道,“何况,天师能看到世人所不能见之事,高句丽一战在我等严重即使失败昱朝也不会伤筋动骨,谁知在天师眼中,会见到如何景象?”
  众人齐齐叹气。
  宿谊生死不知的消息传开之后,和宿谊有交情的各家便联合起来打探消息。司马鹄已经脱离司马家,谢淳又并非世家,两人消息来源并不多。司马鹄与宿谊交情甚笃,谢淳与宿谊也有些交情,且自认为受宿谊提点才有今日,两人十分焦急,便聚于王家之中,询问宿谊如今消息。
  在京中世家之中,除了慕晏之外,便是王家和宿谊交情最深,自身势力又大,消息来源广泛,且司马鹄和谢淳与王家中人为至交好友,上门拜访也不算突兀。
  司马鹄看着眉头紧锁的王博源,叹了口气。
  他和王博源同为慕晏好友,彼此也很是亲密。王博源如今与之前判若两人,整个人如同出鞘的刀剑,煞气极重,且眉眼之间曾经风流不见,却有一股阴郁之气。
  王博源和王禀曾经为王家两代最为放浪的人,如今两人似乎都走上了走上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极端,王禀在外评价笑里藏刀如同狐狸,王博源则阴冷深沉如同毒蛇。司马鹄与王禀不熟,不好多做评价。王博源变得如此,让司马鹄十分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