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火辣屋 > 耽美同人 > 盛唐不夜天 > 盛唐不夜天_分卷阅读_137
  郑玘却问道:“你们如此与谋反何异?”
  李蕃没有回答只是反问道:“武氏倒行逆施与谋反何异?”他就是要谋反啊,不谋反折腾这么大阵仗干什么?嫌活得长?
  郑玘依旧好声好气的说道:“淮南公心怀天下在下佩服,只是此等行径却是与反贼同流合污了,还请诸位三思后行,若是就此退兵,大王便当此事没有发生过如何?”
  李蕃怎么可能退?这种事情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不管是谁被人家带兵围住了自家房子,只要有机会肯定是要报复的,至少李蕃代入自己就觉得他不可能善罢甘休,更何况郑玘的个性这些人心里都清楚,比起李显的和软,郑玘就显得强势的多,如今连强势的郑玘都说出了这种话,可见是要服软了,正好一鼓作气啊!
  “尚书何必助纣为虐?快快让开,且让我等面见摄政王!”
  郑玘脸色一冷:“摄政王岂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淮南公同诸位可是下定决心必要如此作为?”
  李蕃斩钉截铁的说道:“我们决心已定,尚书若是再横加阻拦,就休要怪我们不顾往日情面了!
  谁跟你们有什么情面啊,郑玘心中冷笑,果断说道:“既然诸位执迷不悟,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随着郑玘话音一落,李蕃心里忽然有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只不过还没等他去思考这个预感是怎么回事就听到了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李蕃当时脸色就变了,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他们这一帮包围摄政王府的人已经被反包围了!
  这是埋伏!这是李蕃的第一反应,第二反应就是难道有人走漏风声?而这个时候他带来的人已经都慌乱了,刚刚黑灯瞎火的包围他们的士兵都穿着黑色的衣服他们也没看清楚,等现在看清楚了好多人都要吓尿了——那些士兵是炮兵,不仅如此,他们手上还有着最小规格的火铳!
  所谓的炮兵其实就是李显“发明”了火铳与火炮之后建立起来的军队,专门训练是使用这些火器,受工艺以及李显个人的技能点影响,这么多年下来火铳也不过就是稍微缩减了一下体积,准头什么的依旧是个谜,所以只能发射散弹,而且还是近距离的。
  只是火铳的近距离再近也是有限度的,李蕃他们的人的确是有弩兵,然而这些弩兵猝不及防之下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就被对面一轮散射给打晕了。
  混乱之中李蕃第一反应就是冲进摄政王府,只是郑玘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在说完那些话趁着李蕃他们被突然冒出来的炮兵吓了一跳的时候,郑玘就直接退进门内,并且将大门关得严严的了啊。
  不仅如此,他还让一些炮兵直接爬上了墙头开始双面打击——这种时候火铳有限的射击范围也挺不错的,至少墙头上的炮兵不用担心自己会被友军误伤。
  一瞬间门外鬼哭狼嚎,而此时郑玘已经缓步走回去了,剩下事情可以交给别人了,那些人肯定跑不了,有什么事情也等外面安静了再说。
  他回去的时候正好看到李显坐在李重义身后看李重义和郑瑾下棋,还时不时的又是摇头又是叹气的,在听到脚步声之后,李显抬头看着郑玘笑盈盈的问道:“都搞定了?”
  郑玘点了点头,李显让人给他端上来一些点心问道:“这么容易?”
  郑玘有些不以为然:“你以为呢?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不是郑玘瞧不起他们,而是觉得这些人脑子真的不太好用,有野心的人总要有相匹配的能力才能往上爬,这些人纯属白日做梦,而且还做梦都做不靠谱的那一种。
  郑瑾和李重义都有点下不下去了,他们快要好奇死了,刚刚门外出现哭嚎之声的时候他们就十分担心,只是看李显十分淡定才忍住了担心,现在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了,不过郑玘敢回来也就代表着局势已经控制住了,他们两个十分想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可惜李显和郑玘都不告诉他们,李显只是说道:“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们赶紧回去休息,仔细明天起不来。”
  李重义窝在李显的怀里撒娇:“叔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告诉侄儿嘛。”
  李显点了点他的鼻子说道:“事情还没有定论,等明天告诉你们。”
  李重义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磨不出来了,只能跟郑瑾一起一脸哀怨的走了——这让他们怎么睡啊?很好奇好吗?
  这两个小家伙走了之后李显也忍不住抻了个懒腰打个哈欠说道:“好啦,差不多就行了,交给底下人去办吧,我都睏了。”
  郑玘看他双眼朦胧的样子就知道李显没说谎,只好起身牵着他的手去睡,倒是让底下的人忙活了一晚上,真是万恶的资本家。
  可是万恶的资本家们却还被手下人感激呢,这件事儿他们两个不多插手手下人多少能够捞到点功劳,到时候总有赏赐下来的。
  李显和郑玘毫无心理负担的睡了一觉,第二天早晨刚起来就遇到了来请罪的李煌和李询。他们没有住在这个坊,所以就今天早上才知道有了这么件事儿。
  李煌知道之后当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颇有一种天要亡他的感觉,当时就想去找李询商议一下对策。
  正巧这个时候李询来找他了,李询见了李煌第一句就是:“我们快快去请罪吧。”
  李煌犹豫道:“此事与我们无关,何需如此?”
  这一请罪说不定就真的麻烦了,所以李煌有点不愿意,的确啊,这件事儿跟他没关系啊,他又不知道,要是知道早去告密了好吗?
  李询急得一头汗:“不是这么说的,李蕃多次出入你我府邸这事儿是真的吧?而且我听说李蕃已经被活捉了,若是他跟徐敬真一样为求保命胡乱攀咬,你我如何?”
  李煌脸色顿时变了,连忙说道:“走走走,去摄政王府请罪!”他一边说着一边催促家人备马,连马车都不做了,生怕晚一步到时候就被牵连了,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李煌跟李询到了摄政王府的时候李显跟郑玘刚起来,不是他俩偷懒,而是早晨醒来的时候李显本想撩拨一下郑玘就跑的,结果估算错误,被就地正法了,这就晚了一些。好在等梳洗穿衣过后李显身上的痕迹就不是那么明显,表情气息也都是正常,算是能见人了。
  李煌和李询见到李显从里面出来就直接跪了,嘴上还说着:“罪臣来迟,还请殿下治罪。”
  他们两个也没要求情,只是说要李显治他们的罪。李显今天的动作都比较缓慢,慢慢走来缓慢的坐下,实在是某个部位还残留着刚刚激情过后的感觉,想快也快不了。
  只是他这样的做派落到李煌和李询眼里就是从容不迫了,李显坐下之后为了配合他的行动,说话也刻意慢条斯理起来:“你们有何罪过来此请罪?”
  李煌虽然尴尬,但还是将事情说了一遍,虽然他也背着李显搞过串联,但是那个时候他想的是推李显上位啊,没想背叛李显,跟李蕃是不同的,而且他比较识时务没有过激举动,就算被罚也不会太多,顶多是点俸禄或者闭门思过而已。
  李煌说完了之后就是李询,他们两个差不多,等李询说完了之后李煌才惭愧伏地说道:“我们之前虽然知道李蕃有异心却不曾想他真的胆大包天敢谋逆犯上,还请殿下治罪。”
  李显听了之后颇有些无奈,他自己不想往上走,却扛不住别人想要立从龙之功的心啊,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问道:“除了你们还有别人对此事毫不知情吗?”
  他需要结合一下李煌和李询两个人的说法跟李蕃的口供对照一下,然后谁安分谁不安分他就心里有数了,安分的继续留着,不安分的他也懒得管了,扔出去自生自灭吧。
  若是以前李显必然会犹豫,觉得不应该这么狠,但是如今有了李重义,他不敢不谨慎了前些日子若不是发觉李蕃有异动,他怎么会把李重义接到摄政王府来?他担心的就是有些人不择手段挟持李重义来威胁他,甚至动乱之中李重义被他们顺手给杀了。
  为了侄子也不能留这些祸患!李显难得心硬一次,好在参与这件事情的人不是很多,像是李蕃这种不老实的还是少的,好多宗室见识过武曌的凶残,都已经被她打击的没心气了,有个地方能够安安稳稳的活着是最好不过了,很多人巴不得摄政王不要跟神皇起冲突呢。
  这边李蕃的事情刚解决的差不多,那边神都就来了旨意:遣摄政王带二十万兵马平岭南六诏之乱!
  李显:咦?
  第170章 q60
  这份制书过来的时候李显本来以为武曌又是趁机来打击他呢,毕竟在他管辖的范围内出了谋逆之人,还是李氏一族,真是想要牵连的话那是妥妥的借口。
  只不过对此李显和郑玘早就有应对了,他们两个当初明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还放任李蕃这么折腾没有后手怎么行?而之所以放任李蕃也不过就是想要拿个证据确凿,顺便将他们那一伙人一网打尽而已。
  这样的人就是个猪队友,不能不收拾,别说什么都姓李都是一家人,天底下姓李的多了,就算李显照顾家人也不庇护这种白眼狼。
  那边李显的奏疏都已经写好了,这些人就让他们去跟岭南的李冲他们作伴去吧。结果武曌一道命令就把李显打懵了,他顾不得收拾李蕃那帮人转头就去找郑玘问道:“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郑玘看着制书思考半晌才抬头说道:“只能说明神皇终于是忍不下去罢了。”
  “恩?”李显不解,难道说武曌是打着让他赢不了的想法去的?可这也不对啊,因为郑玘被任命为他的副官了,纵然他的本事没多少,郑玘的经验足够啊,只要人数和军需都有保障这场仗想不赢都难吧?
  不过想到军需,李显心里咯噔了一下,神皇肯定不会在人数上卡的,那样就该引起朝上大臣们的反弹了,因为目的太明显。
  但是如果从军需上卡,都不用神皇下令,只要中间有人懈怠一下,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李显固然可以抗议,可战场之上风云变幻哪里来得及呢。
  难道真的要自己带干粮上战场了?李显瞬间又想到,粮食之类的属于战略物资,如果没有经过朝廷调度而他拿出了很多的话,到时候真是满身是嘴都说不清了,估计不反……也得反了。
  卧槽,不带这么玩的啊!武曌这是诚心要逼死自己吗?李显整个人都不好了,开始怀疑自己最近到底哪儿戳到她的炸点。
  至于长安的事情,依照自己和郑玘对这里的控制力,他有理由相信只要他不说就不可能有消息传出去,这么多年了他连保密工作都做不好的话,就凭着他囤积的那些粮食就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郑玘看着李显整个人仿佛被雷劈了一样的表情,继续解释道:“这是想要把咱们都调出长安城呢。”
  “恩?”李显自己脑补的太high了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
  郑玘继续说道:“只怕洛阳已经尽在神皇掌控之中,接下来自然就是长安。”
  哪怕武曌已经将洛阳的名字改成神都了,却也没有说过将的京城改成洛阳,到现在说起来大家还是默认长安是京城,洛阳只不过就是陪都而已。
  其实武曌要收服长安是迟早的事情,毕竟皇帝在洛阳坐镇,而摄政王在长安,如果是李治的话那就没的说了,放儿子过去监国,但换成武曌就总有那么一些人觉得武曌名不正言不顺,真正名正言顺的在长安坐镇呢。
  李显和郑玘也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不过李显被李蕃的谋反弄的有些阴谋论了,还以为武曌是真的想要弄死他才这样的。
  李显抹了把脸将自己的猜测说了一下,郑玘听了之后就说道:“神皇也未必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不过主动动手应该是不可能的,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也怪不到她头上。”
  李显听了之后忽然问了一句:“她居然没有将贺兰敏之加进名单里?”
  不仅仅没有贺兰敏之,甚至在长安的武将一系都没有,只有李显和郑玘两个人仿佛空降一样去领导那些他们都不太熟悉的将领。
  李显捏了捏手指说道:“这不行,这些人都是……恩,只怕到时候来个军令不通,那麻烦就大了。”
  “你怕什么?到时候祭天啊。”郑玘含笑说了一句。
  李显顿时翻了个白眼说道:“若是可以最好拿下实打实的军功。”
  郑玘想了想也是,李显因为之前禅位的事情名望总是差点火候,若是有军功在身的话,武曌估计就更想弄死李显了,而且这也是一个机会,收服军心的机会。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他们谁都没办法拒绝,李显和郑玘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走了长安交给谁?武曌肯定要趁着这个时间往长安慢慢渗透的,他俩手下可信的人不少,但是能扛得住的……不多。
  李显皱眉想了半天才说道:“实在不行就交给阿瑾他们两个吧。”
  郑玘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郑瑾今年已经十四岁了,是个小小少年平素跟在他们身边耳濡目染学到的也不少了,长安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都被李显和郑玘给收拾的差不多,郑瑾和李重义要做的就是看好家。
  当然名义上自然是以李重义为主的,毕竟他是宜阳郡王,满长安城中除了李显之外就他爵位最高了,只可惜李重义太小了,今年刚十岁,李显还要给他找一个辅佐之人,而这个人也不好选,至少不能反客为主。
  郑玘却已经有了腹案:“贺兰敏之如何?“
  李显一听果断就同意了,没有什么比跟武曌有仇的人来帮忙更让人放心了,更何况贺兰敏之允文允武辅佐李重义和郑瑾已经足够了。
  他们两个做了决定之后就将李重义和郑瑾唤了来嘱咐他们一些事情,李重义和郑瑾此时还不知道李显跟郑玘要带兵出征,此时此刻骤然听到这么一个消息不由得大吃一惊。
  不过很快他们就冷静了下来,李重义眼睛一转就问道:“叔父离开之后那么长安政务交给谁?”
  李显微微一笑说道:“自然是你了,除你之外此地再无一人有资格了。”
  李重义愣愣的看着李显,半晌转头看了一眼郑瑾才犹豫说道:“长安之内倒是无甚可虑,只怕城外风波不止。”
  李显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们离开期间会让贺兰将军协助于你。”
  这是把兵权也交给他了,李重义听懂了暗示不由得咽了口口水,这简直是天大的信任,老子对儿子也不过如此了,甚至很多皇帝都十分防备自己的儿子的。
  李显转头看着郑瑾:“你也要好好襄助大郎才是。”
  郑瑾连忙行礼:“大王放心,必不负所托。”
  虽然在郑玘和李显的心里真正能够扛住的应该是郑瑾,但是他们不能表露出这种态度,纵然郑瑾和李重义还小,关系也不错,但是他们也不能给这两个孩子错误的信号,必须分出主次,也必须让郑瑾明白上下有别。
  将两个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的孩子送走,李显忽然觉得李重义和郑瑾比他当年要强多了,这么大的担子压在他们肩上,他们虽然也有些犹豫却从头到尾都没说我不行,我做不到这样的话,这两个孩子都十分有勇气。
  跟这两个孩子谈完就是跟贺兰敏之谈了,自从贺兰敏之到了长安之后李显并没有防备他——长安能人太少了,有的用就用吧,别挑三拣四的了。
  贺兰敏之倒是消息比较灵通,来的时候就知道了李显和郑玘是要走的,在听说这两个人让他襄助李重义和郑瑾管理长安城的时候,他也正色说道:“你们放心,总不会让别人有机可趁的。”
  李显微微一笑说道:“你懂就好了,城防什么的你看着办,若是重义与阿瑾问起来你也教导一下吧。”
  贺兰敏之自是答应,原本这次出证没有他的份儿他心里也有些郁闷的,此时见有别的任务交给他,并且李显也没有防备他,心里多少有些安慰,然后他就问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王打算带多少兵马前去?”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拜大唐府兵制所赐,每次打仗都是就地征兵的,毕竟折冲府的分布范围挺广的,所以一般都是将军从长安出发只是带一些简单的护卫,然后到了当地出示符节等身份证明,然后再了解一下当地情况坐镇指挥。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李显要带多少人过去?李显手中能够指挥的兵马其实不少,但是那只不过是人心所向,严格说起来不通过朝廷而擅自活动的话,这些兵就算是谋反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李显不可能带这些兵走。
  那不带这些的话,李显手上能够动用的就只有自己的护卫了,但是哪怕摄政王有优待,护卫也不过就五六百人,护送李显一路到岭南的话,总觉得有点不够。
  李显倒是无所谓:“不用太多,二三百足以。”
  他的护卫都是精兵,当年他就想要改革兵制,但是一来二去的给耽搁了,也不能说是耽搁,大概就是时机不成熟连李治也不好动手,只不过李显在自己的护卫身上却做过不少实验了,别看他的护卫数目少,真正打起来打人数是护卫二倍的士兵是不成问题的,遇到弱一点的打三倍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