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火辣屋 > 耽美同人 > 带着儿子来种田 > 带着儿子来种田_分卷阅读_4
  “你要是不吃青菜的话,就会张不高。到明年,班上的小朋友都读中班了,你还要重新一遍读小班。”苏钧说的一本正经。
  苏知达很苦恼的考虑了会儿,他更舍不得他的小伙伴,所以郑重的做了决定,“好吧,那我吃。”
  苏钧吃完了饭,又坐着和肖远山说了会儿话,等他抱着达达从李家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达达在他怀里睡的正熟,还一直寻求温暖的往他怀里拱。
  天空中繁星点点,北斗七星格外的明亮。
  达达是苏钧的儿子,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这个儿子是他自己生的。
  四年前,他从陆庭川的房子里搬出来之后,肚子就慢慢的变大了,一开始他以为只是长胖了,因为那一段时间他的食量特别大,吃了饭之后还能捎带两个苹果。也就没有多在意。
  一直到第六个月的时候,苏钧才发现不对劲,心想着莫不是是肿瘤?到了医院一检查,他才知道自己居然是怀孕了!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刚被告知这件事的时候,他条件反射的认为是医院弄错了,从来没听过男人能怀孕的,直到顾淮边指给他看黑不溜秋的片子上的已经初具轮廓的胎儿,边说,“孩子有二十四周了,十分的健康。”
  苏钧再也笑不出来了,那一个瞬间他整个人都懵了,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家里。
  “你要快点做决定,是生下来还是引产,胎儿很大了,不能等了。”一个晚上,满脑子都是顾淮的话。
  苏钧上网查了查,二十四周的胎儿自己能听到声音了,差不多发育健全,他考虑了三天,在第三天早上的时候,肚子里的胎儿竟然动了一下。他心里也随着一动,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四个月后,从他肚子里取出一个孩子。
  他给自己生了个儿子,荣升为了爸爸。
  时间真快,一转眼,四年过去了。要不是当时给他检查的医生刚好是他的大学室友兼朋友,他估计自己得被弄到研究所里给人去切片研究了,男人生孩子,这是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而当时达达也是在顾淮的帮助下,才顺利的出生。
  苏钧和陆庭川在一起五年,头两年,陆庭川每个月给他一万,钱他都存了下来,没有动一分,到大二的时候,苏钧就能拿全额的奖学金,学费全免,每个月只要几百块的生活费给别人当家教也可以解决。
  后来的三年,虽然陆庭川给了银行卡,苏钧却没有动过卡里的一分钱,甚至是家用都是拿自己的钱去补贴。
  他那时候梦没有醒,还对陆庭川抱着不该有的期待和幻想。
  苏钧在生达达的时候,不至于太穷困潦倒,好歹也有十万的存款,一年不工作也能养活自己。一直到达达七个月的时候,他才把达达送回了石溪镇,苏钧在城市里没有人脉关系,达达上户成了问题,以后的医疗读书都不方便,而农村则管辖的稍微松一些。
  最重要的是,他怕那个人知道达达的存在。
  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起来,苏钧看了看怀里睡得正熟的达达,嘴角有些的湿润,带着笑,看来是做了一个好梦。他想,自己这辈子做的最不会后悔的事情,就是生了达达。
  苏钧记得他从前每次回来的时候,达达一睁开眼睛就是到处的找自己,因为很他害怕自己在他睡着的时候走了。
  苏钧从衣服的口袋里掏出了钥匙,开了门,把在门旁边的灯打开,他帮苏知达把外套脱掉,轻轻的放到了床上,然后又去卫生间洗了一把毛巾,帮达达擦了擦脸和手,等着他从卧室出来的时候,小川刚好从沙发的角落爬了出来。
  小川简直是苏钧见过最懒的生物,没有对比,所以他也不知道其他的乌龟是不是也一样,小川几乎很少出来,除了饿的时候。
  苏钧蹲了下了,摸了摸小川的壳,四年了,就只有这只乌龟没有变过分毫。
  苏钧从冰箱里拿出肉喂小川,小川吃饱了之后,又掉转了头,慢慢的往回爬,从新回到了沙发下面,十足的大爷做派。
  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父子俩住在一间房间里,另一件房间被苏钧用来当了工作的地方。
  苏钧洗了手,走进了书房,他把电脑打开,一一的回复了旺旺上的留言,又把别人拍的东西和送货的地址做了统计,等他做完这一切,看了看电脑右下方的时间,已经是快一点了。
  苏钧打了个哈欠,想着明天早上还要上山去收货,他退出了淘宝的界面,关上了电脑,轻轻的带上了书房的门。
  上了床,睡着之前,他闭着眼睛轻轻的吻了一下自己儿子的额头。
  “晚安。”
  ☆、第五章
  才六点半,外面天已经完全的亮了起来,苏钧睁开了眼睛。他的生物钟定在了这个点上,不管前一天再怎么晚的睡觉,第二天都是这个点准时醒过来。
  苏钧轻手轻脚的下了床,掀开窗帘的一个角看了看窗户外面,街上已经有不少人了。没有城市汽车的喧嚣,路过蹬着三轮车卖包子馒头的人,中气十足的吆喝着,声音悠长。
  苏钧放下了窗帘,回过头,床上的达达不知在做什么美梦,嘴角翘起,微微的有些湿润,亲昵的蹭了蹭枕头。
  苏钧嘴角的幅度不自觉的软了些,低头帮达达掖了掖被子,悄然的走了出卧室。
  每天早上起床后,苏钧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昨天睡觉之前泡的八宝米倒进了电饭煲,按下按钮。
  这是他和达达的早餐,每天不同种类的粥,操作简单有营养,容易消化,不会对刚开始工作的胃照成负担。
  等苏钧从卫生间洗漱出来,达达已经起床了,光着脚丫的站在门口睁着眼睛到处张望,看到了苏钧立马奔了过来,声音软糯,“爸爸。”
  苏钧一把抱起达达,“怎么光着脚丫子就跑出来了,脚踩在地上凉不凉?”边说边抱着达达往卧室里走。
  苏钧给达达穿好衣服,这才又带着达达去了卫生间,把挤好牙膏的牙刷递给自己儿子,又拧了一把毛巾,恶趣味的借着洗脸把自家儿子的脸蹂躏成各种形状。
  “爸爸……唔……唔……”
  苏钧看着达达瞪着眼睛抗议的样子哈哈大笑,末了捏了捏自己儿子洗完了脸后水嫩的脸蛋,手感尚佳。
  等着父子俩从卫生间出来,电饭煲里粥已经差不多煮好。
  把粥盛好凉在一边,苏钧拆开一盒牛奶,给自己和达达都倒了一杯,他倒是不需要喝牛奶,不过达达不喜欢喝牛奶,自从能吃饭之后,达达就抗拒牛奶,每次喝牛奶都皱着眉头,样子要多委屈就有多委屈。
  苏钧无奈,就只好以身作则,干脆陪着儿子一起喝,用行动鼓励。
  等着两个人喝完了牛奶,盛好了凉在一边的粥温度刚好。
  软糯的八宝粥香甜可口,达达很是爱喝,眼睛都喝得眯了起来,在喝完最后一口的时候达达放下了不锈钢的小勺子,轻轻的打了一个隔。苏钧帮他擦了擦嘴,摸了摸他圆滚滚的小肚子,看来是饱了,不,是撑了。
  父子俩吃完了早饭出了门,苏钧先把达达送去了幼儿园,看着达达进了教室,他才收回视线转身离开。
  苏钧的网店已经开了两个多月了,店名就叫‘溪水人家’,听着名字倒是挺文艺的。专门卖石溪镇的特产。段木耳,竹荪,茶叶,白果,蕨菜这些山货,还捎带着卖野蜂蜜。
  他把从山户手中收来的东西放在网上卖,赚里面的差价。网店第一批顾客就是以前经常让苏钧带东西的顾淮,和顾淮医院的同事,订单不少,苏钧就当做开店特价,那一批货没赚钱,但是评价很好,倒是意外的有了宣传作用。
  两个月下来,现在慢慢网店的上了轨道,回头客也渐渐有了,很多都是本地市里面的人。
  生意是有了起色,但是现在苏钧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收货难,订单渐渐多了起来,却没有那么多的货,有的时候,只能眼看到手的订单打了水漂,另一方面,断货又会导致顾客流失,而且对网店的信誉不好,三天两头的缺货,别人就不会来了,这样下来是个恶性循环。
  收货的问题让苏钧疲于奔命,没办法,他只能多往山里跑,一家一户的零散收货。他有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这上面了,越来越觉得吃力,工作强度太大。
  镇子上到收货的山户要走两个多小时,而且每户之间还隔着半个小时的山路,晴天还好,大不了就苦点累点。要是天公不作美,到了雨天就成了问题了。
  下雨上山比较危险。一下雨,山路就会变得泥泞,泥土也会松软,路很不好走,而且山顶还会滚落石头,上山简直堪比探险了。
  所以一到了雨天,苏钧也就无能为力,只能干等着。
  苏钧回来了的两个月,每天跑来跑去,本来偏白的肤色晒成了小麦色,看着倒是精神了不少,现在山户都认识这个收货的帅小伙儿。
  要说不累是不可能的,他开的店是所谓的一人店,老板,客户,打包,收货全部是苏钧一个人做。开始的时候简直是手忙脚乱,不过现在苏钧渐渐习惯了工作的强度,倒也不觉得多辛苦。
  万事起头难,苏钧骨子里有种倔强,他当初既然决定要回来,就想到了一切可能会有的艰难,为了这个决定,他前后研究了不少时间。
  苏钧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他回来前就做过市场调研,对网店很有信心,并不是冲动之举。
  现在城市人都追求绿色无污染的健康饮食,五谷杂粮比大米的价格贵上几倍,有机的蔬菜价格更是在天上,让人砸舌,酒店里随便一盘山珍都能要价几百。这一片明显有很大的还未被开发的市场,他有信心把自己的网店做起来。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石溪镇这边都是山区,货分布的很广,乡镇之间隔着的是连绵的大山,需要的货可能几十个乡镇都有,但是如果真的自己每个镇每个村的去跑,不知道要跑多久,工作量大而繁琐,根本就顾及不过来。
  最重要的是,就算你跑了,也不一定收到要的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苏钧也一直苦恼这点,石溪一直有人做特产,但是没有一个人把土特产做大,估计就是因为这点,零散着卖倒是还成,但是要的供货量大了,就顾及不过来了。苏钧想着要是能想个法子把货源的这一个网串联起来,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老旧的挨家挨户的收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苏钧苦于无策,而一个月前的一件事却让苏钧看到了转机。
  一个月前,网店上有顾客想要买竹荪,但是个时节竹荪已经快过季了,苏钧的手里也没有了现货,他就跑到集市上碰碰运气。
  网店的的供货经常断链,苏钧没办法,有好几次都在镇子上市场上高价收购土特产,算不得赔本赚吆喝,但是利润几乎是没有,同等于白忙活。这也是没有办法没办法的事情,总不能开店时间不长,今天这个缺货明天那个缺货。
  别人第一次来你的店子里没买到想要的东西,第二次也许久会直接绕过,网店传播是靠口碑,苏钧只能在找到稳定的货源之前走一步算一步。
  苏钧那天和顾客说去试着找找。下了线,他就去集市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
  苏钧去的集市也是石溪镇唯一的集市。他在集市上找了一大圈儿,最后发现只有一个叫刘大海的人店里有竹荪卖。
  苏钧买竹荪的同时也发现刘大海开在集市上专门卖土特产的店子里,几乎是他需要的应有尽有,而且质量也还算不错。苏钧那天在那里拿了竹荪之外,还拿了不少其他的货,又和刘大海东拉西扯的聊了会儿。
  苏钧当下心里就有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让他欣喜不已。
  以前苏钧每次拿现金去和山上的农户收购土特产是没问题,但是当苏钧提起让农夫扩大种植规模的时候,别人都一笑了之,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苏钧去说了好几次都没什么成效,山上每家农户的答复也一样,完全对于他的提议不作考虑。
  农户们都觉得苏钧的提议不靠谱,讲天书一样,没人打算与他长期合作。苏钧上山采购来一次,农户就卖一次,对于签合同订货,他们半点不松口。
  苏钧叹了一口气,能怎么办,只好慢慢磨呗。
  其实也好理解,山户们看苏钧那么年轻,哪里像是会做生意的人,而且又是一个生脸,大伙儿都怕被忽悠了。
  如果扩大规模种了的东西,到时候苏钧跑了,或者是不要了怎么办。种植要投入一定成本,卖不出去不只得亏本。往这么想,山民自然不会轻易的相信他苏钧,更不会轻易冒险。
  苏钧也知道症结所在,但是一时半会儿还真没事办法。但若是换个方式,不,换个人,如果换成了刘大海去和山民说,效果肯定截然不同。
  靠着十几年开店的信誉,刘大海可以很容易地说服农户扩大种养规模,保证货源的持续供应。他想,如果自己能与刘大海建立合作关系,货源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苏钧想到这一点非常兴奋。
  石溪这边的土特产货分布零散,十几个乡镇村都有,如果能把货源整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的一条龙,就势必会事半功倍,也节省了许多的时间和劳力。
  而在整合货源的过程里面,这个所谓中间人一定是要足够强大,会让人信服,既要有实力又要有人脉。要和农户很熟,能够抓住农户的心理,让农户信服。还要有经常在接触的货源中,对货无协调的一个能力。
  这样的人必须要有几十年收山货经验,这样才会有人脉的积累,有威望。这一点苏钧办不到,但是他知道刘大海却是石溪镇的不二人选。
  有了上次和村民交涉失败的经验,苏钧这次倒是没有直接的提出刘大海合作,上赶不上买卖,过犹不及,他只是尽量的去在刘大海那儿拿货,去的时候递根烟,两个人聊聊天,什么都聊点儿,然后把苏钧自己在网上开店的事情一点一点的说给刘大海听。
  这么一磨,就磨了一个月。
  刘大海小学都没读毕业,大字不认识两个,本本分分的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也从来没有把生意做大的想法,是那种老实守旧不愿意冒险的人,苏钧每次和他说网店的时候,他都是一脸的茫然,也完全提不起兴趣。
  甚至,他觉得苏钧就是年轻人图个新鲜的心理,喜欢出头,说不定过两天自己就腻味了,这样的人,刘大海见得太多了。
  苏钧不厌其烦的解释自己怎么通过网络来卖货的,告诉刘大海可能最开始订单不是很多,但是如果说慢慢做好了的话,可能效果是想象不到的,毕竟市场是面对着全国。
  其实苏钧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也不怎么的有底,但是凡事总得试一试,他骨子里有种倔强,从不轻易的认输。
  他这一辈子唯一在一件事情上认输,就是那个人,却也不后悔。
  苏钧卯足了干劲儿,一定要把这山货生意做起来。
  苏钧看着店面里正在整理东西的刘大海,笑着走了进去,“刘叔,我来了。”